首頁 > 生活寶典 > 健康生活 > 居住環境較差,警惕戶塵蟎引起的過敏性鼻炎

居住環境較差,警惕戶塵蟎引起的過敏性鼻炎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3.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摘要:患者張女士以“不斷打噴嚏,眼睛發紅流淚,自感鼻塞不能緩解,咳嗽、氣喘有點呼吸困難,夜不能寐”爲主訴入院,過敏原測試、血常規、尿常規等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爲“過敏性鼻炎”,予以抗敏藥物鹽酸左旋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持續應用2周以上。治療14天后,病情明顯好轉。

【基本信息】女、23歲

【疾病類型】過敏性鼻炎

【就診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就診時間】2022年5月

【治療方案】予以抗敏藥物鹽酸左旋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持續應用2周以上

【治療週期】持續給藥治療14天,6個月後隨訪

【治療效果】不斷打噴嚏,眼睛發紅流淚,自感鼻塞不能緩解,咳嗽、氣喘有點呼吸困難等症狀消失,患者預後良好。

一、初次面診

幾個月前,患者張女士面色萎黃、咳嗽、流眼淚、氣喘吁吁、疲憊不堪地來到診室找到正在值班的我。我請張女士坐下詢問其來意,患者自述最近三月一回家就會出現鼻流清涕、打噴嚏不斷、眼睛發紅流淚不能控制,胳膊部分的皮膚也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紅色小皮疹。患者考慮到自身身體不算強健,平日的生活作息也不算規律,飲食上也沒有按時吃飯,因工作繁忙,平日也很少運動增強體質。所以覺得是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口服維生素C泡騰片後並未及時就醫。症狀並未緩解,患者因工作繁忙且自身症狀不重還能夠忍受,自己也沒在意,覺得還能夠堅持堅持。從昨日起,患者不斷打噴嚏,自感鼻塞不能緩解,咳嗽、氣喘有點呼吸困難,夜不能寐,自行服用感冒藥物後,上述症狀也沒有消失,因整晚未能入睡,且難受得不行,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今早遂來我院做了一個全面的體檢以及系統的治療。因患者自述,一回家症狀就會明顯加重。經問詢瞭解到近期天氣比較乾燥,患者由於工作繁忙較少打掃房間,室內環境相對較差。結合患者自述及其體格檢查,考慮其爲戶塵蟎過敏,一旦回到家中接觸到戶塵蟎就會引起過敏現象,出現鼻炎症狀,遂暫以“過敏性鼻炎”收入我科。

二、治療經過

患者入院後爲明確診斷,徵求患者同意後進行了實驗室病毒檢測以及過敏原檢測,同時予以血常規、尿常規、氣道可逆性阻塞等相關檢查,結果顯示:過敏原檢測顯示戶塵蟎陽性,總IgE陽性。血常規顯示: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增高,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增高。其餘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結合患者症狀與檢查結果,可明確診斷爲“過敏性鼻炎”。告知患者病情,制定治療方案:予以抗敏藥物鹽酸左旋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持續應用2周以上。如若停藥後又反覆發作,則應及時查清過敏原,採取有效的預防手段,必要時給予變應原疫苗治療。持續治療14天后,患者病情好轉。

居住環境較差,警惕戶塵蟎引起的過敏性鼻炎

居住環境較差,警惕戶塵蟎引起的過敏性鼻炎 第2張

三、治療效果

患者張女士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並積極配合治療,予以抗變態反應藥物鹽酸左旋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抗變態反應藥物持續應當使用2周以上,並囑患者多休息,平時要注意環境清潔,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乾燥,被褥、牀單、枕巾,用前記得洗曬。同時注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助機體功能恢復。經過治療患者不斷打噴嚏,眼睛發紅流淚,自感鼻塞不能緩解,咳嗽、氣喘有點呼吸困難等症狀明顯減輕,患者非常滿意。治療14後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病情明顯好轉出院,遵醫囑繼續口服用藥,7天后複查。

四、注意事項

1.塵蟎害怕高溫,經常清洗所有可洗滌的臥具如牀罩,被套,毯子,和枕套等,每次清洗時都用55度以上的熱水燙洗10—20分鐘以殺死塵蟎,爲防止塵蟎再次寄居,需要時常做好家庭衛生和個人衛生,並保持房屋通風乾燥,同時塵蟎不喜歡刺激性的氣味,所以在空調,衣櫃等內放置清香劑或噴點除蟎劑也能有效防蟎。

2.患者應減少活動增加休息時間,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適宜的溫溼度,避免對流風。勤換枕套衣被,清除塵蟎及其代謝產物,並置於太陽下長時間晾曬。

3.患者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早睡早起,按時吃飯並保證飲食的膳食纖維平衡,避免寒涼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肥膩甜甘之味。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勞逸結合,同時避免情緒過度激動,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

五、個人感悟

出現過敏症狀之後,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過敏治療,或者口服抗過敏藥物,例如氯雷他定片、撲爾敏等藥物,如果這類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還要及時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在過敏較爲嚴重的時候,可以去醫院做脫敏治療,但是治療時間相對較長,一般需要1-2年的時間才能夠看到明顯的脫敏效果。文中張女士一直保持着積極樂觀的心態,期間積極配合治療,症狀明顯改善,預後良好,後續應定期複查血常規。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