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婦科疾病 > 宮腔粘連分離術

宮腔粘連分離術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宮腔粘連綜合徵患者一般均有子宮腔操作史,如人工流產術、清宮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甚至足月分娩或中期引產後等。患上了宮腔粘連或許就意味着一個手術的來臨,一起來了解宮腔粘連分離術!
宮腔粘連分離術
宮腔粘連分離術是什麼

宮腔粘連臨牀表現各種各樣,如閉經、月經過少、痛經、反覆流產及不孕等。診斷依據爲病史、子宮探針試驗、子宮碘油造影及宮腔鏡檢查等。確診後展開治療,宮腔粘連分離術作爲普遍被接受的治療方法,你瞭解多少呢?

宮腔粘連分離術主要爲宮腔鏡療法,爲宮腔鏡在臨牀中的應用,一些較難處理的婦科疾病能直觀、簡單、安全地解決。不但可以判斷粘連的程度、粘連的類型,且可以判斷粘連的堅韌度。

對於膜性粘連、纖維肌性粘連可在宮腔鏡下分離或用手術剪除;而對於結締組織樣緻密粘連則需在B超監護下行電切分離術,術後放置宮內節育器防再粘連,並給予雌孕激素續貫用藥,促使內膜生長。使患者恢復月經來潮,有的患者可以再次懷孕

宮腔鏡分離術屬於微創手術,對身體損傷小,恢復快,但是手術後併發症比較多,且容易再次粘連。相較而言,中醫治療應用中醫望聞問切治療,提高懷孕的機率,副作用小,但是中醫治療時間長,且擅長治療這方面的中醫不好找。

宮腔粘連要做哪些檢查?

宮腔粘連手術前是需要一系列檢查的,判斷是否爲宮腔粘連,病症嚴重如何?對於這個病,我們要做哪些檢查呢?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這方面的知識!

1、子宮腔鏡檢查可瞭解有無宮腔粘連,並確定粘連部位、範圍、程度及粘連的組織。各組粘連的特點爲:子宮內膜粘連與周圍的內膜很相似;肌纖維粘連最常見,其特點爲有一薄層子宮內膜覆在上面,表面有很多腺體開口;而結締組織粘連則表面無內膜彤成。

2、子宮探針檢查一般子宮探針插入宮頸內約l—3釐米處即有阻力感,以2釐米左右爲最多見。阻力可按粘連組織不同而異,僅內膜粘連探針很易插入;肌層粘連時須按子宮方向稍用力方能將探針插入;如感組織韌硬,探針不易插入時,不可盲目用力。以免造成子宮穿孔。探針進入宮腔後可扇形左右橫掃官腔,以試宮腔大小,粘連範圍。嚴重粘連者可感宮腔似一窄筒,探針活動範圍很小,或根本不能探入。

3、陰道脫落細胞檢查有周期性變化。

4、子宮碘油造影:有些官腔粘連的子宮,高度前屈或後屈,則官腔與宮頸影象往往重疊不清.子宮呈橄欖形。遇此情況時,可用宮頸鉗牽引宮頸,使子宮伸展,子宮影象即可從橄欖形變成三角形。爲阻止油栓和油劑造成慢性炎症,也可用水溶性造影劑。輕度粘連通過造影可被分離。

宮腔粘連分離術後要注意哪些事項?

確診爲宮腔粘連?要對其進行分離術?那就需要了解下在做了分離術後,要注意哪些事項?下面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這方面的知識。宮腔粘連分離術後注意事項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及早活動:除高危患者外,術後6小時內可指導患者牀上適當翻身活動,6—8小時後可下牀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

2、疼痛的護理:術後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囑患者行放鬆術多可自行緩解,若不能緩解者可給予鎮痛劑。

3、觀察排尿情況:早期督促、指導和協助患者排尿,確實排尿困難者可誘導排尿,必要時給予導尿。

4、飲食護理:術後可進營養豐富的軟食,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5、常規護理:即去枕平臥6小時,以免過早擡高頭部致使腦脊液自穿刺處滲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腦壓過低,牽張顱內靜脈竇和腦膜等組織而引起頭痛。

6、會陰護理:術後可一定要保持陰道的潔淨,不要被感染。

7、觀察陰道出血:對手術創面大、出血多的患者,多在術後放置宮腔氣囊導尿管,向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8—10ml,起到壓迫止血作用。術後要注意觀察陰道出血情況,如有大量鮮血流出,應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給予處理。如無異常一般術後24小時撤掉宮腔氣囊導尿管。

宮腔粘連術後多久可同房?

宮腔粘連術後多久可同房?很多時候對於婦科知識的缺乏,很多女性在像宮腔粘連這樣的婦科手術之後,不知道多久同房,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同房過早,在沒有癒合的情況下同房,往往容易造成第二次傷害,下文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女性在宮腔粘連術後多久同房比較適合。

一般來說女性做完婦科手術之後,陰道血淨就可恢復性生活。具體原因如下:

1. 婦科手術(流產,宮腹腔鏡手術等) 以後陰道血淨就可恢復性生活

2. 因爲血淨意味着所有的內在傷口已經癒合。

3. 早恢復性生活,運動子宮可以預防盆腔形成新的粘連。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術後剛開始恢復性生活的時候,儘量做好保護措施,避免感染或者避免再次意外懷孕。有些女性是比較容易懷孕的,人流或者手術之後幾個月就懷孕了,這對於患者自來說,不太好。雖然傷口恢復了,但是身體還未完全恢復過來,需要留意。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