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用藥指南 > 過敏性鼻炎口服藥有哪些 過敏性鼻炎服用哪些抗過敏藥物

過敏性鼻炎口服藥有哪些 過敏性鼻炎服用哪些抗過敏藥物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意服用抗過敏藥物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甚至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加重疾病。你知道過敏性鼻炎服用什麼抗過敏藥物嗎?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過敏性鼻炎服用哪些抗過敏藥物。我希望它對你有用!

過敏性鼻炎口服藥有哪些 過敏性鼻炎服用哪些抗過敏藥物

1.抗組胺藥常用藥物:撲爾敏、非那根、西替利嗪

抗組胺藥對鼻癢、打噴嚏、流鼻涕有很好的效果,但對鼻塞無效。因此,抗組胺藥與減血藥可以更好地解決鼻塞。目前有兩代抗組胺藥,第一代包括苯海拉敏、撲爾敏、非那根等,第二代包括息斯敏和西替利嗪。與第二代藥物相比,第二代藥物持續時間更長。一般來說,每天只服藥一次。第二代抗過敏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不大。一般來說,它們不會產生或只有輕微的嗜睡效果,對用藥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影響不大。

2.糖皮質激素常用藥物:可鬆、倍氯米鬆、地塞米松

噴霧治療過敏性鼻炎效果好。局部鼻腔藥物可直接抑制粘膜炎症反應。每天使用一到兩次,每天劑量僅爲100~200微克。藥物使用方便,可明顯緩解鼻塞、打噴嚏、流鼻涕、鼻癢等症狀。

全身吸收少,對內分泌系統和兒童生長髮育影響不明顯,安全性好。近年來,合成的二丙酸倍氯米鬆霧劑效果良好,無全身副作用,是目前理想的藥物。鼻噴霧劑避免了口服給藥的缺點,並於200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爲治療過敏性鼻炎的首選。

3.常用的肥大細胞膜穩定劑:色甘酸鈉噴霧劑和酮體芬口服劑

這類藥物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效果不明顯,一般用於預防復發。在過敏性鼻炎的高發期,特別是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可以提前幾天預防性服用酮體芬,每天服用一次;或者外出時隨身攜帶色甘酸鈉噴霧,遇到鼻部不適,立即噴灑一次鼻部。一旦過敏性鼻炎發作,這種藥物無效,不要繼續使用。

4.常用的減充血黃素滴鼻劑和鼻眼淨化劑

一般只用於滴鼻,不用作口服藥物。根據流鼻涕的數量,每天滴幾次鼻子。這種滴鼻劑只適用於過敏性鼻炎的早期階段。頻繁使用會導致反彈和更嚴重的鼻塞。如果長期使用,也會影響嗅覺靈敏度,造成鼻粘膜損傷,甚至耐藥性和藥物依賴性。因此,我們需要特別注意。

1.鹽水洗鼻

準備2湯匙鹽,用100毫升水打開。然後用棉墊蘸上適量的鹽水,放在鼻孔裏,頭部微微擡起或平躺。用食指和拇指同時按壓鼻子的兩側。然後慢慢地用鼻子吮吸鹽水,但鹽水從鼻腔流入喉嚨。清潔時,早晚各一次,過敏性鼻炎症狀明顯改善。

2.鼻子按摩

按摩前,用冷水清洗鼻孔。慢慢吸氣,讓冷水充分清洗鼻粘膜,然後呼出鼻子裏吸入的冷水。重複1到3分鐘後,清洗完畢。然後,用中指和腹部按壓兩側的鼻翼,大約20次。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療過敏性鼻炎。

三、大蒜敷鼻子

將大蒜洗淨,瀝乾水分,然後搗碎。用幹紗布包裹搗碎的大蒜,擠出大蒜汁。將大蒜汁滴入鼻孔,每次滴2滴。然後用手按壓兩側鼻翼,幫助鼻孔均勻沾上大蒜汁。對於鼻炎症狀較輕的人,一次後即可治癒。如果鼻炎症狀嚴重,需要兩次。此外,對大蒜敏感的人不應該用這種方法治療鼻炎。

4.滴香油

使用普通食物芝麻油滴入鼻孔,也可治療過敏性鼻炎。注意,在治療過程中,首先清洗鼻子,每次大約5滴,每天滴3到5次。此外,如果有嚴重的鼻塞,呼吸困難,你不能滴芝麻油,直到鼻子通風,然後滴。

五、辛夷花茶薰鼻

取12克辛夷花,15克蔥白,3克白胡椒,放入容器中,加水600毫升。大火煮10分鐘後,趁熱倒入茶杯,用紗布包圍茶杯口,用藥液的熱量薰鼻子和口腔約30分鐘。等藥液涼了再喝。

6.青苔塞鼻

適量清洗新鮮苔蘚,用紗布包裹備用。使用時,將苔蘚塞入鼻腔,更換新鮮苔蘚超過10小時。雙側鼻竇炎患者應交替使用。

7.雙豆湯

綠豆15克,淡豆豉20克,防風15克,生甘草10克,石菖蒲15克,辛夷10克,西辛3克。水煎,日服1劑。

8.絲瓜藤燉豬肉

絲瓜藤(靠近根部)2~3米,瘦豬肉60克,少許鹽。將絲瓜藤洗淨,切成幾段,將豬肉切成塊,放入鍋中加水煮湯,臨時加鹽調味。用於治療慢性鼻炎急性發作、萎縮性鼻炎流鼻涕、腦重頭痛。

九、川芎燉豬腦

豬腦(或牛、羊腦)2副,川芎、白芷各10克,辛夷花15克。將豬腦剔去紅筋,洗淨,備用。將川芎等三味加清水兩碗,煎至一碗。再將藥汁傾燉盅內,加入豬腦,隔水燉熟。飲湯吃腦,常用有效。

10.辛夷花煮雞蛋

將辛夷花放入砂鍋中,加入兩碗水,煎至一碗。煮雞蛋去殼,刺十幾個洞。把砂鍋放在火上,倒入藥汁煮沸,放入雞蛋一起煮一會兒。喝湯吃雞蛋,經常吃有效的。

11.煙燻花生

小花生7粒,放入乾淨的白鐵罐中,用糊紙密封,在紙上打開一個小孔。把罐子放在爐子上,煙燻鼻孔,煙。一天一次,一個月。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