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健康生活 > 軀體化及其意義的探討

軀體化及其意義的探討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因爲軀體不適而反覆看醫生、反覆檢查,但又查不出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在臨牀上每天都會碰到很多,她們屬於軀體化障礙,文章介紹了對軀體化概念的理解,並對軀體化的動力學意義、文化對軀體化的影響等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軀體化;心理動力學;退行;繼發性獲益。

軀體化及其意義的探討

一、概述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在以不同形式表達她們的存在和存在的艱辛,生病也是一種表達方式。我們知道有身體的疾病,也有心理的疾病,身體疾病可引起心理的反應,心裏的疾病也可以引起身體的反應,二者是相互影響的。那麼有一些軀體症狀並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它們主要由心理情緒問題引起,或者說心理情緒問題用軀體症狀來表達,這就是所謂軀體化的問題。

軀體化一詞是本世紀初創用的,當時是指"根深蒂固"的神經症籍以引起軀體性失調的那種假設過程。後來描述爲軀體化是籍以軀體症狀表達精神不適的一種現象,主要是由於社會文化背景即社會人際關係造成的,是表達與應付社會和個人煩惱的手段。也稱它是個體在心理應激反應下,一種體驗和表達軀體不適和症狀的傾向,這種軀體不適和症狀不能用病理髮現來證實。

軀體化是一種"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的演化過程,經由這一過程,用軀體症狀來表達和解釋個人和人際間的種種問題,且體驗成爲軀體症狀。換言之,訴說的是軀體症狀,表達的則是社會、心理方面的問題。 從臨牀上看,軀體化障礙是軀體形式障礙中的一種臨牀類型,軀體形式障礙還包括疑病性神經症、軀體形式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和持續的軀體形式的疼痛障礙等臨牀類型。其主要特徵是病人反覆陳述軀體不適症狀,不斷要求給予醫學檢查,無視反覆檢查的陰性結果,不管醫生關於其症狀並無軀體疾病基礎的再三保證。軀體症狀的出現和持續出現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衝突密切相關,患者時常拒絕探討心理病因,認爲其疾病是軀體性的,要求進一步檢查。由於結果常使患者失望,易引起醫患關係問題。本文主要討論心理動力學對軀體化的認識、軀體化的醫源性慢性化問題、中國文化與軀體化以及有關軀體化的診斷要點。

二、心理動力學對軀體化的論識

1、軀體化症狀是一種退行性行爲

精神分析認爲,嬰幼期由於心理結構尚未充分發展,不能在語言上進行交流,個體對外界的刺激主要在軀體水平上做出反應。那麼遇到焦慮、恐懼時,個體會形成原始的軀體反應模式,這種反應我們可以理解爲兒童的軀體行爲語言,好的母親能很好的理解嬰幼的軀體語言並給於恰到好處的滿足,但若嬰幼兒的焦慮、緊張以及需要,長期和嚴重地沒有得到理解和滿足,那麼軀體的不適和糟糕的感受會積存下來,雖然隨着兒童長大語言得到發育,但那種前語言期的感受也只能永遠留存在潛意識裏,在遇到挫折和壓力時,遇到困境時,早先的那種軀體反應就會重現,使患者感受到一種非理智的、神經質的軀體不適和焦慮,而且會促使去找原因,產生疑心和妄想。Freud把這一過程叫做“再軀體化”,它是一個退化過程,即退回到發展的早期階段。

正是在這點上,軀體化也許是一種原發性障礙,症狀本身就是一種妄想,或是一種隱匿性障礙,部分病例可能是其人格特徵。

所以我們說患者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個人和社會煩惱或精神症狀轉化成了軀體症狀也許並不確切,它不是簡單的情緒轉化成軀體症狀,而是早年潛抑下來的"器官語言"的激活和重現,兒童前語言期的軀體不適感和幻想,是後來形成軀體化症狀的基礎。

2、 軀體化症狀是潛意識願望被壓抑的產物

精神分析學說把軀體化的形成看作是一種潛意識過程,藉此一個人將自己的內心矛盾或衝突轉換成內臟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從而擺脫自我的困境。如用軀體化症狀置換內心不愉快的心情,減輕由某種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達某種想法和情緒等,所以病人用軀體化症狀是爲了達到壓制潛意識的心理目的,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幾個例子來加以理解: 例一:弗洛伊德的友人、神經病學家布雷爾曾用催眠術治療過一個年輕婦女,名叫安娜,在她護理病情危重的父親時,發生了多種軀體化症狀及精神症狀:攣縮、癱瘓、神經質咳嗽、幻覺及意識模糊狀態。在催眠狀態中醫生讓病人回憶與她症狀有關的、被遺忘的事件和幻想,病人在回憶中伴有強烈的情緒爆發,然後症狀就消失了。 在這一案例裏,與安娜病情有關的幻想,顯露了她指向父親的性的渴望,這種渴望在她照料父親的親密境況裏被調動起來。按照精神分析觀點,兒童在四、五歲期間,指向雙親的性願望是兒童發育正常過程的一部分,即所謂的俄底浦斯情結,但這個期間的兒童式的性願望也充滿被淹割的恐懼,所以隨着成長,兒童必須把這種指向異性父母的性慾壓抑下去,到青春期時轉向其他異性,但因爲某些原因,如父母的性誘惑會造成兒童對父母的性慾固着,進入青春期後會被重新喚起。在安娜的那個年代,當時的中歐文化存在對性的嚴厲禁錮,所以安娜產生了嚴重的亂倫恐懼和負罪感,她必須把這種傷風敗俗的性衝動及伴隨的恐懼和負罪感“壓抑”下去,結果導致了“癔症性神經症”,病人的軀體化症狀正是爲了達到掩蓋強烈的性衝動和壓制恐懼情緒的目的,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潛意識裏發生的。 例二:筆者曾接診一個案例,女性、35歲,公司職員,因爲胸悶、腹脹、上腹部痙攣性疼痛伴緊張不安一年,在綜合性醫院做過多次檢查,排除了器質性問題後而來到我的門診,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極爲友好、謙虛,她告訴我鄉下的母親一年前中風癱瘓,她接母親到自家照看,不久就出現上述症狀,因爲自己患病不能照顧母親,她不得不請了一個小保姆幫助照料,但因爲有時保姆回家,只能靠她照料。她一進母親的房間就出現上腹部痙攣性疼痛,她爲此困惑不解。病人告訴我她父親在她上小學四年級時出世,母親一直多病,她是老大,下面一個妹妹,一家的負擔都落到了她身上。接下來的多次治療病人很少談到母親,只關心她的身體症狀,希望醫生幫她治癒後好照顧母親,治療處於停滯不前,大概在治療三十多次時,病人一談到母親就出現胃痛、焦慮。接下來的幾次出現了轉機,病人對母親有很多憤怒的情緒,甚至一度談話不能自持,病人自懂事起就一直要照顧經常生病的母親,可母親因爲生病變得脾氣暴躁,常常責罵她,她只能忍氣吞聲,周圍鄰居都誇她孝順。曾有一次母親憤怒的把剩菜潑在她身上,她當時閃過一念想殺了母親,隨後感到恐懼不安,爲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暗暗發誓再決不讓母親生氣。在病人大量暴露憤怒和表達情緒後,她的身體症狀開始明顯好轉。 這個案例顯示,病人在友好、謙虛的背後蘊藏着強烈的憤怒甚至殺母之心,因爲母親生病使她不得不壓抑憤怒,並且爲自己的憤怒感到自責,她的軀體症狀是她迴避憤怒所付出的代價,也就是用軀體症狀來置換不能表達的憤怒之情。

3、軀體化症狀是爲了得到繼發性獲益

一個媽媽帶着10歲的孩子來看心理醫生。媽媽說,最近半年來,孩子經常喊頭暈、頭痛,家長帶着他看了許多醫生,做了很多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於心理醫生。醫生在仔細詢問了孩子及其家庭的情況後明白了原因。原來,半年前,孩子的父母離異,孩子被判給了母親。孩子和父親關係一直很好,在父母離異後,孩子要隔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見上父親一面。但自從孩子頭痛發作後,父親每次都會很關心地跑過來,和媽媽一起陪他上醫院檢查,然後再陪他玩。心理醫生經過分析認爲:孩子偶爾的頭痛使他無意中獲得了好處,得到父親的關愛,而父親的行爲又在無意中強化了孩子的症狀,孩子便有意無意地藉着軀體症狀,來喚起父親的注意,經過心理醫生的悉心指導,孩子的症狀很快就消失了。 有意無意的藉着症狀獲得好處,是我們人類在社會生存中獲得的聰明之一,通過疾病達到不上學、不上班,獲許病退,得到勞保,避免指責和批評,免除某種責任和義務,尋求別人注意和同情等等,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些並非病人完全的有意僞裝,但卻是在有意無意中玩着這種遊戲。象玩物喪志一樣,沉迷於這種遊戲的後果造成不能自拔,以至於自我哀憐、怨天尤人,使個人發展受阻,發展受阻的結果使個體更加固着在玩病遊戲上,那麼看醫生及檢查和治療就會成爲他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說最先只是獲得點好處,後來則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疑病當中去了。

森田療法強調的不放棄生活工作,順其自然的去做,正是爲了破除這種魔法遊戲、回到現實人生中來,那麼治療也就在其中了。 由於社會文化所決定的行爲準則鼓勵軀體症狀的表達,並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訴說情緒煩惱常得不到傾聽和支持,甚至被視爲軟弱無能,從而使病人發明大量的軀體化症狀以達到“繼發性獲益”。所以軀體化成爲病人對付心理、社會各方面困難處境及滿足自身需要的一種應對方式。

三、中國文化與軀體化 1975年曾文星報告臺大醫院精神科門診的主訴中70%有身體不適,有40%且爲其唯一主訴。1986年臺大的研究前者爲72.9%,後者爲37.2%。而在美國地區以身體症狀爲主訴的比率則爲22.9%。近20年其他地區如非洲、印度等研究都報告身體症狀與疑病症皆爲抑鬱障礙的主要症狀,如此看來,身體症狀並非華人獨特的心理症之臨牀表症,以軀體化症狀作爲主訴在東西方都普遍存在。 但從上述數據看出,中國患者更習慣向醫生僅陳述身體症狀,希望幫助解決身體不適。因爲中國人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強調剋制、忍讓、和爲貴,因此在人際互動中儘量避免直接表露愛恨之情,而西方文化尊重個人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感,迴避倒視爲不正常,所以中國人習慣於壓抑情感,過多的壓抑會導致恐懼、妒忌、自卑等各種神經症的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是神經質的、使人沒面子而羞於表達的,所以勢必導致個體更強的排斥、壓抑和否認,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其結果是一方面壓抑的情緒導致軀體化症狀,另一方面他們正好用軀體化症狀堂而皇之的去求醫問藥,從而避免暴露內心情感和衝突。 另外的原因,雖然醫學模式發生了轉變,社會和醫療機構在逐步重視心理衛生,心理知識藉助媒體正在大量普及,但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在中國,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仍然深入人心,大量綜合醫院的醫生和患者都不太相信談話和交流就能治病,加上經濟原因、學習工作繁忙和急於想解決問題的心情,使人們有了身體不適(儘管可能伴有情緒問題)還是更願意求助於內科醫生,以一些較爲直接、易於接受的軀體症狀作爲主訴,以便能在繁忙的醫療機構中得到最快捷的藥物治療。“軀體化”往往被視爲一張通向醫療服務的門票。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