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健康生活 > 淺談血常規正常值在血液內科教學中的意義

淺談血常規正常值在血液內科教學中的意義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血液內科實習中,不少醫學生感覺血液病太抽象,進入血液科就如墜五里煙雲,加之血液科實習時間短,往往時間一晃而過。

淺談血常規正常值在血液內科教學中的意義

血液病最常見的症狀主要是疾病影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系細胞後引起貧血、感染和出血,單從症狀進行鑑別診斷較困難,故血液病的診斷較之其它內科專業更依賴實驗室。。在諸多實驗室檢查中,血常規是血液科的人門檢查,更是各種血液病的窗口,是血液病的診斷和療效判定的重要依據。

熟記血常規的正常值並瞭解其臨牀意義非常重要。

一、紅細胞系統檢查:

(一)血紅蛋白(Hb):

正常值:男性爲12-16 g/L,女性爲11-15g/L。血紅蛋白低於此值即爲貧血,患者會出現頭暈、乏力、失眠多夢等症狀。貧血的種類有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須結合臨牀表現和其它輔助檢查綜合診斷。

血紅蛋白過高也並非好徵兆,當多次檢查Hb在男性高於18 g/L,女性高於17g/L,在排除慢性缺氧、腫瘤等引起的紅細胞增多症後,須考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PE)的診斷。該病可合併腦血栓、高血壓,常將病人誤診爲腦梗塞而收入神經內科病房。但患者結膜充血、口脣和顏面、手掌絳紅等特徵表現有利於與腦血管病鑑別診斷。

(二)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正常值:80-100fL。貧血患者若MCV低於或高於此值須考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最常見的疾病爲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細胞性貧血的診斷。

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是血液科最常見的良性貧血,經規律治療貧血可在2-3周糾正。診斷時須注意其特殊發病人羣,如缺鐵性貧血常見於胃炎、消化性潰瘍、痔瘡、子宮肌瘤或慢性失血病人,也見於生長旺盛期兒童或孕婦;巨幼細胞性貧血見於偏食者(進食蔬菜或肉蛋過少)或兒童、孕婦。這兩類貧血若發生於老年患者,須收入院詳細檢查排除惡性腫瘤的病因。查出病因後,須對這兩類貧血進行病因治療。否則,貧血易復發。

(三)網織紅細胞百分比(RET%):

正常值:0.5-1.5%。若患者RET增高合併貧血、黃疸,特別是間接膽紅素增高須警惕血性貧血的存在,需行進一步的骨穿、酸溶血試驗、抗人免疫球蛋白試驗等檢查以進一步明確是否有溶血性貧血的存在,其種類爲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若患者RET降低合併全血細胞減少,臨牀查體肝脾淋巴結無腫大,需行骨穿、染色體、幹細胞培養等檢查,以確診是否符合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

二、白細胞數及百分比:

白細胞正常值: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細胞佔50-70%,淋巴細胞20-40%,中值細胞10%左右。

當白細胞數低於4.0×109/L,稱爲白細胞減少症;當白細胞數低於0.5×109/L, 稱爲粒細胞缺乏症。患者感乏力,且易發生感染。正常人發生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時,也易合併白細胞減少。

當白細胞數增高,且中性粒細胞比例大於70%,患者有發熱等症狀,需考慮細菌感染的診斷。此時的白細胞數增高爲機體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代償機制,而骨髓幹細胞功能正常,可以發生類白血病反應,但白細胞數一般不超過50×109/L,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增高爲主。感染嚴重時,可發生核左移,外周血出現少量的桿狀核粒細胞或晚幼粒細胞,與白血病不同。

當白細胞數增高(少數正常或降低),分類中中值細胞高於正常,需行白細胞人工分類。若發現原始細胞或早期幼稚細胞百分比增高,需警惕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或急性白血病的診斷,幼稚細胞百分比超過20%,結合急性病程、發熱、貧血、出血、肝脾淋巴結腫大的表現、骨髓染色體和免疫分型的檢查以明確急性白血病。

當白細胞數增高,分類中中幼粒細胞和晚幼粒細胞增高爲主,患者一般情況好,脾大明顯,需注意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診斷;若當白細胞數增高,分類中成熟淋巴細胞比例大於50%,患者一般情況好,淋巴結腫大,脾大明顯,需注意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斷。

二、血小板:

正常值:100-400×109/L。低於100×109/L,稱爲血小板減少症。當血小板低於20×109/L時,患者易出現內臟出血,應臥牀休息,急診室留觀或收住院診治。排除藥物、病毒感染等繼發因素、白血病、早期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外,若單純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白細胞數正常,最常見的疾病爲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斷,應結合骨髓和血小板抗體等檢查明確診斷。

當血小板高於400×109/L,稱爲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高於800-1000×109/L時,需考慮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診斷。但要常規排除炎症、缺鐵、腫瘤等繼發因素。

因此,血常規正常值非常重要,高於或低於正常值均會導致不同的血液病。對醫學生來說,熟記這些正常值並瞭解其臨牀意義可擴大視野,減少疾病的漏診和誤診,逐步積累臨牀經驗。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