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健康生活 > 肺癌放療的副作用

肺癌放療的副作用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7.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能放射線在破壞或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害正常細胞,即存在放療的副作用。放療引起的副作用通常分爲兩種,即急性和慢性。急性副作用在治療後不久就會產生,並且通常在治療停止後幾周內完全消失;慢性副作用可能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才逐步顯現出來,但通常是永久性的。

肺癌放療的副作用

全身反應

表現爲精神發育遲緩、食慾不振、身體虛弱、乏力、噁心、嘔吐、餐後飽脹等一系列功能紊亂,輕度者可不治療,嚴重者應及時治療,結合中藥治療,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交流。如高濃度靈芝製劑、真菌多糖提取物等。

局部反應

乾性皮膚的特點是瘙癢、色素沉着和脫皮,可產生永久性淺棕色斑點。油性皮膚的特點是在輻射區域出現溼疹和水泡,嚴重的情況下會引起腐蝕和潰瘍。

粘膜反應

輕度:表現爲口腔黏膜發紅、紅斑、充血、分泌物減少。口乾,輕微疼痛,少吃。

中度:口咽部明顯充血水腫,點狀蛋白原,潰瘍形成,明顯疼痛,進食困難。

嚴重:口腔黏膜充血、糜爛、出血、融合成蛋白原、潰瘍加重、膿性分泌物、劇烈疼痛、不能進食、偶爾發熱。

放射性食管炎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由食管黏膜放射損傷、食管屏障保護功能下降和炎症引起的。臨牀表現爲吞嚥痛。一般而言,腫瘤組織的吸收在放射治療開始後2~3周達到30Gy左右,在4~5周達到峯值,然後可以減輕,直到放射治療結束後2周左右。個體間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病率差異很大。一般來說,亞洲人嚴重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病率低於歐美人。化療和糖尿病聯合應用可增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病率。晚期損傷爲食管潰瘍和食管狹窄。傳統的外照射分次劑量通常不會導致食管狹窄,但高劑量分次放療和腔內近距離放射治療會導致這種併發症,可採用擴張性狹窄或支架治療。

放射性肺炎

急性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治療中常見而危險的併發症。事實上,2000 cGy照射後肺部會產生永久性損傷。3000-4000 cGy/3-4周後照射的肺出現急性滲出性炎症。病理檢查顯示血管壁增厚,內皮細胞腫脹,纖維栓塞形成,肺泡間隔水腫,膠原纖維腫脹。這種變化發生在每一個暴露在輻射下的肺癌患者身上,但大多數患者並不產生症狀。如果感染髮生在此時,這種症狀稱爲急性放射性肺炎。如果沒有症狀,照射後炎症逐漸吸收和消散,逐漸形成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和肺實質纖維化。肺纖維化發生在照射後6個月左右,並逐漸加重,1年時達到最嚴重水平。放射性肺炎的形成與照射面積、劑量和分級關係最大。放射性肺炎的發生還與身體因素、個體差異和慢性肺病有關。抗癌藥物與放療聯合使用不當,可促進放射性肺炎的發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症狀和體徵對一般性肺炎並不特殊,如咳嗽、痰、熱、胸痛、呼吸短促等,通過體格檢查可以發現聲音,但症狀的數量和嚴重程度各不相同。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診斷並不困難。通常在放射治療結束後不久發生,有上感覺等誘因;有肺炎的症狀和體徵;重要的是X光片顯示肺炎透視不清楚,最好用胸片確認。急性放射性肺炎主要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等治療,必要時用氧等症狀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劑量應適當緩慢地減少,並應連續使用數週。晚期爲肺纖維化。當肺功能不良患者的照射面積較大時,肺功能會變差。

放射性脊髓病

肺癌放射治療中應嚴格預防放射性脊髓病。設計和實施治療計劃是很重要的,以確保脊髓劑量不超過其可耐受劑量,即在10釐米長度內,不超過4500 cGy。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全身反應

表現爲一系列的功能紊亂與失調,如精神不振、食慾下降、身體虛弱、疲乏、噁心.,嘔吐、食後脹滿等,輕微者可不做處理,重者應及時治療,結合中醫中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如高濃度靈芝製劑、真菌多糖提取物等。

局部反應

皮膚乾性皮膚表現爲皮膚瘙癢,色素沉着及脫皮,能產生永久性淺褐色斑。油性皮膚表現爲照射部位溼疹、水泡,嚴重時可造成糜爛、破潰。

黏膜反應

輕度:表現爲口腔黏膜紅腫、紅斑、充血,分泌物減少。口乾、稍痛、進食略少。

中度:口咽部明顯充血水腫,斑點狀白膜、潰瘍形成,有明顯疼痛,進食困難。

重度:口腔黏膜極度充血、糜爛、出血,融合成白膜,潰瘍加重,並有膿性分泌物,劇痛,不能進食,並偶有發熱。

放射性食管炎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放射線導致食管黏膜損傷、食管的屏障保護功能下降、出現炎症所致。臨牀表現爲吞嚥疼痛,一般在放療開始後2~3周開始,腫瘤組織吸收量達30Gy左右出現,4~5周左右達到高峯,之後可有所減輕,一直持續到放療結束後兩週左右。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生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一般在亞洲人中嚴重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率較歐美人低。合併化療、糖尿病等情況下會增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生率。晚期損傷爲食管潰瘍及食管狹窄。常規分割劑量的外照射放療一般不會產生食管狹窄,但是高劑量的分割放療和腔內近距離治療會產生這一併發症,可以作擴張狹窄處或支架治療。

放射性肺炎

急性放射性肺炎是放射治療肺癌時較多見而且危險較大的併發症。實際上肺照射2000 cGy後會產生永久性損傷,照射3000~4000 cGy/3~4周後所照射的肺呈現急性滲出性炎症。病理檢查可見血管壁增厚,內皮細胞腫脹,纖維栓子形成,肺泡間隔水腫,膠原纖維腫脹。這種改變,每一位受照射的肺癌患者都有,但是大多數不產生症狀,此時若有感染,即產生症狀,稱爲急性放射性肺炎。若不產生症狀,照射結束後,炎症逐漸吸收、消散,逐漸形成不同程度地進行性血管硬化及肺實質的纖維變。肺纖維化發生於照射後6個月左右,逐漸加重,1年時達到最嚴重的地步。放射性肺炎的形成與受照射面積的關係最大,與劑量及分割也有關。機體因素、個體差異、有無慢性肺疾病等也與放射性肺炎的發生有一定關係。放射治療中聯合應用抗癌藥物不當可促使放射性肺炎的發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症狀與體徵與一般肺炎無特殊,如咳嗽、咳痰、發熱、胸痛、氣短等。查體可以發現音,但症狀多少、輕重不一。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診斷不困難。一般發生在放射治療結束後不久,有誘因,如上感等;有肺炎症狀及體徵;重要的是x線片顯示肺炎透視看不清楚,最好拍胸片證實。急性放射性肺炎主要是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等治療,必要時可給予對症治療如給氧等。腎上腺皮質激素用量要充分、緩慢減量、而且要連續使用數週。晚期表現爲肺纖維化。肺功能差的患者照射面積大時,會使肺功能更差。

放射性脊髓病

肺癌放射治療中應嚴防放射性脊髓病的發生。重要的是設計及執行治療計劃時,要確保脊髓受量不超過其耐受劑量,即10釐米長度內不超過4500 cGy。

心臟損傷較少見,多爲心包炎。當照射4281cGy時心臟併發症爲6.6%,化療可以增加心臟併發症的發生,如使用阿黴素等。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