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寶典 > 食材 > 金花菜

金花菜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導讀」說起金花菜,對於南方的朋友,也是不熟悉,因為金花菜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的江蘇、浙江、上海一帶。那麼,金花菜到底是什麼呢?以及具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下面,就跟隨媽網百科一起來了解下吧!
金花菜
金花菜怎麼做好吃

金花菜的做法其實是越簡單越好,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推薦清炒金花菜。

主料:金花菜。

輔料:鹽、油、姜、蒜。

做法:1、把金花菜清洗乾淨。2、把姜、蒜去皮並切成小粒。3、把鍋燒熱,加入油、放入蔥蒜爆炒,等到它們出味之後就可以放入金花菜翻炒。4、金花菜變軟後就證明已經熟了,加入鹽拌勻即可上碟食用。

金花菜的功效與作用

金花茶可以起到調節人體血脂、血糖、膽固醇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還能改善因為高血壓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還能抗菌消炎、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除此之外,金花菜可以增強肝腎臟的活力,並且能防止血動脈硬化,預防癌症並且抑制腫瘤生長等。經調查顯示,金花茶在民間一直被用來提神醒腦、清肝火、解熱毒、養元氣等等。

金花菜的營養價值

一株綠色的小草,開著三片花瓣,樣子猶如四葉草。金花菜的梗莖短效,但有著小清新的綠色,看上去十分萌萌噠。就是這麼可愛的小草,還能食用,而且營養價值也頗高。食用金花菜還能維持人體酸鹼度平衡,是一種健康美味的蔬菜。

金花菜中有兩種營養素能防止貧血,分別是鐵元素和維生素B族元素。金花菜中的鐵含量豐富,鐵是女性的補血搭檔,維生素B族能治療惡性貧血,吃了金花菜,在也不用擔心貧血了。

金花菜含有多種營養元素,有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維生素B、維生素C,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顆小小的金花菜,還有這麼多的營養素真是令人歡喜。金花菜還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此外,其含有的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排毒、消化。

金花菜的做法

想要做出碧綠誘人賣相的金花菜,一定要放多點油,而且要快炒,火要旺,萌萌噠的金花菜就會變得非常的鮮香可口好吃到內傷了。金花菜的梗莖較短小,但是吃起來也是有滋有味,主要吃葉子,不但生煸,清炒,做成煎餃味道都是槓槓的。比較有聲響的菜式有上海的“生煸草頭”,草頭圈子、草頭煎餃,煎餃,苜蓿炒肉。下面介紹幾款美味的金花菜菜餚,快搬凳子做筆記。

生煸草頭(金花菜)

原料:金花菜,白酒,鹽,糖,味精。

做法:

1、清水裡浸泡金花菜,摘掉黃葉洗淨晾乾水分。

2、鍋裡120度的時候倒入油,放入草頭,噴白酒,翻炒片刻。

3、倒入鹽、糖、味精繼續翻炒。

4、鍋中加入些許清水,大火滾一下,當金花菜變軟之後就能出鍋了。

貼士:炒金花菜一定要多放油,才能將金花菜的香味凸顯出來,會更加的誘人。

草頭圈子

原料:金花菜,直豬腸,黃酒,薑片,蔥。

做法:

1、用鹽清洗直腸,用筷子反轉清洗裡面。金花菜浸泡,摘掉黃葉,洗淨,姜、蔥洗淨。

2、鍋中120度的時候倒入油,倒入蔥花和薑片,倒入直腸,翻炒片刻倒入黃酒,旺火煮2小時左右。

3、撈出直腸,冷水沖洗後,切去腸頭肛門和薄腸後放入湯鍋中,蓋上鍋蓋燜1小時左右,撈出冷卻,切小段。

4、鍋中120度的時候倒入油,放入圈子,加入黃酒、醬油、白糖、薑末,大火炒後轉小火,盛出。

5、洗淨鍋,燒熱鍋倒入豬油,放入金花菜旺火煸炒,加醬油、白糖,變軟後也盛出。

6、將圈子放在金花菜上即可開始。

苜蓿炒肉

原料:金花菜,肉絲。

做法:

1、清水裡浸泡金花菜,摘掉黃葉洗淨晾乾水分。瘦肉洗淨切絲。

2、往盛有肉絲的碗中加入澱粉、料酒,醃製入味。

3、洗淨鍋,燒熱鍋倒入油,放入肉絲火炒,加醬油、鹽調味。

4、當肉絲炒到半成熟的時候倒入金花菜,大火翻炒,加入味精、料酒,當金花菜變軟後就可以出鍋了。

金花菜是什麼

生長在南方的朋友可能較難想象金花菜,說一個大家都熟知的名字就能大概描繪出金花菜的形象—四葉草。四葉草可能是基因突變後的苜蓿,也就是金花菜,原本金花菜只是一顆美美的三葉草,葉子綠綠的,視覺上給人感覺十分小清新,雖然矮矮小小的,金花菜長得可有愛了,每片葉子上面都有一個倒立的心形,摘一大朵用來表達或許能打動心儀的女生。

金花菜原名苜蓿,也稱為三葉草,草頭是上海人的稱呼。金花菜不僅長得有愛,味道也十分不錯。生煸菜頭是上海很流行的特色菜,細嫩的草頭經過經旺火熱油快速煸炒之後,顏色從小清新的草綠變成了碧綠顏色,油油嫩嫩的十分誘人,吃起來柔軟鮮嫩,清口解膩。

金花菜是古老的蔬菜之一,清代後期,金花菜漸漸成為“園蔬”。金花菜多產與江浙兩帶,是江南的時令菜,每年的3月下旬就是金花菜陸續上市的日子,每家每戶都會把它當做家常蔬菜。沒吃過金花菜的朋友也不要悶悶不樂,如果實在是惦記這種美味,不如看看附近有沒有上海菜館,去嘗一下吧。

食材
能不能吃
保健食品
四季養生
食譜
營養
養生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