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寶寶癲癇的初期症狀表現

寶寶癲癇的初期症狀表現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也是會患上癲癇的,癲癇患者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正確的面臨癲癇疾病有效地處理患病部位。不正確地治療癲癇會延誤病情,加重影響的。患上癲癇的兒童在患病初期常常又發呆的表現,很容易被家長所忽視。寶寶發呆有可能是癲癇的初期症狀。

寶寶癲癇的初期症狀表現

別忽視寶寶“小發作”

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癇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醫學專家說:“在中國,癲癇已經成爲神經科僅次於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病。癲癇在人羣中發病率是千分之五到七,小孩的數據更高。”

寶寶癲癇大發作時,可能會出現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後仰,甚至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等表現,往往會把家人嚇壞了。可是,寶寶在患病早期,常常以“小發作”爲主,表現可能是突然呆住了,但往往只持續幾秒鐘。專家提醒說,這種“小發作”一次可能對寶寶的身心影響不大。但這種“小發作”往往很頻繁,一天多達幾十次。每次發作身體都處於缺氧狀態,會使得腦細胞持續受損,也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小發作”要及時就醫,如果出現倒地“大發作” 時更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醫。經過腦部核磁共振、24小時的視頻腦電圖檢查後確診。

當寶寶被確診爲癲癇後,家長不要覺得天都塌下來了。而是應該積極和醫生一起制定治療方案,接受規範治療,減少癲癇發作的次數及頻率。因爲一次癲癇的發作意味着大腦一次高強度放電,造成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腦細胞的死亡。越早干預,對寶寶身心發展的影響越小。專家介紹說,接受規範治療的癲癇患兒是有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工作、結婚、生子的。

癲癇寶寶少逛街避免勞累

專家介紹,目前癲癇患兒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爲主。有三分之一的患兒通過抗癲癇藥物治療就能夠很好的控制癲癇的發作。要是2年內沒有發作,腦電圖正常,就可慢慢減藥。不過通常吃藥的時間至少要三四年。由於兒童癲癇病程長,需耐心長時間用藥治療。部分家長怕長期用藥對患兒身體有損害,一見病情緩解,就自行停藥,結果導致病情反覆、加重,這種再用藥物治療可能效果就不再敏感了,發展成爲頑固性癲癇。

寶寶的癲癇發作如果是藥物控制不了的,則需要藉助手術治療了。一種手術是癲癇病竈切除術,有些患兒需要切斷兩側大腦半球的聯絡,以減輕發作時症狀從一側傳導至另一側。另一種手術是迷走神經刺激術。迷走神經刺激器被埋藏在胸部肌肉下並通過金屬絲延伸與迷走神經相連。這一裝置被植入後,它就會按一定的強度和頻度對迷走神經進行刺激。這一裝置需要長期放置,適合發作次數頻發的患兒。50%的患兒手術後都能有較大程度的症狀改善。

對於癲癇寶寶,家長日常照顧也要特別注意,要留心觀察,摸索規律,留意避免促成患兒發作的原因,如避免大腦興奮過度,避免處於缺氧狀態(如不要去高原和人多的商業區),避免過度勞累。另外,飲食要規律,暴食暴飲、腹瀉都會增加腸胃負擔,易誘發癲癇發作。

癲癇發病原因?

癲癇的病因非常複雜,受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極少數是遺傳的,但大部分受後天因素影響而造成的。

大多數癲癇患兒與媽媽孕早期的身心狀態關係最爲密切。孕婦懷孕時,工作或生活環境太差,空氣憋悶缺氧、或污染嚴重;懷孕早期,孕婦感冒、發燒等,都可增大寶寶患癲癇的風險。另外,寶寶在子宮裏有臍帶繞頸、出生時難產,造成缺氧的也都是寶寶患癲癇的致病因素。嚴重者一出生後就馬上發作,輕者3—5歲時纔出現第一次癲癇發作。

健康小貼士:寶寶抽搐家長不要用力壓

專家提醒,寶寶癲癇發作,開始抽搐時,旁人絕對不能用力按壓其身體,否則易骨折或造成肌肉損傷。正確的做法:

① 孩子一發作,馬上上前扶住他,然後慢慢地讓其順勢倒下,避免摔傷引起腦出血。

② 趁寶寶嘴巴未緊閉之前,迅速拿些東西塞進病人嘴裏(不管什麼東西都行),墊在病人的上下齒之間,防範牙關緊閉時咬破舌頭。此時家長不用擔心孩子難以呼吸,因爲鼻子還是可以呼吸的。

③ 保持呼吸道通暢,解開衣服鈕釦,把頭歪向一邊,免得嘔吐物被吸入氣管引起窒息,救助者或家人應始終在病人的身旁,隨時擦去病人的吐出物。

希望廣大的家長朋友們能引起重視。寶寶出現頻繁發呆的情況時,請不要不以爲然。應該儘早帶孩子去正規的專科醫院進行全方位的檢查,方便醫生確定治療方法。在治療的同時,不要讓孩子過於緊張,適度放鬆會有利於病情的控制。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