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教育資訊 >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留守兒童爲什麼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留守兒童爲什麼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或者是更多的陪伴常常是讓父母糾結難選的問題。父母爲了更努力的養育孩子選擇在外工作,孩子沒有父母的陪伴成了留守兒童,在心理和性格上都容易出現一些缺陷。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留守兒童爲什麼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本站帶來相關介紹。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留守兒童爲什麼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缺少父母陪伴有很多種情況,在這裏談一下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迫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父母在本地沒有經濟收入來源,只有去外地打工,把孩子交給老人。就是把孩子帶在身邊,也沒有時間照顧,這是現狀和現實。如果擁抱陪伴孩子,就不能夠搬磚,兩者只能夠選擇其一,這是大多數留守孩子家庭現狀一定會有影響,而且童年心裏缺失一輩子都改不了,只能和缺失抗爭,不自信,自卑,念舊,戀家,孤獨,無助,不敢麻煩別人,不會要求別人幫助,遇事死扛到底,初戀多半會失敗,因爲之前沒人愛,就想在對方身上找到愛,好像偏執一樣,失戀後會很受傷容易解決掉自己,因爲沒人愛自己自己也就不珍惜自己,結婚後容易對孩子暴怒,不會對孩子表達愛,一輩子都覺得自己會被世界拋棄。父母錢賺夠了,城裏買了房老家蓋了樓,孩子都成年了,看着很美好。可實際上,他們錯過了孩子最好玩的幼年期最可愛的童年期,直接蹦到了孩子最現實的成人期,話題從動畫片買玩具同學八卦蹦到了山一般重的人生大事上。對孩子而言,此時的父母與陌生人無異,甚至還不如陌生人,好歹同學還知道他的興趣愛好呢。於是對父母冷淡,“說了你們也不懂”,父母沉默不說話了,心懷愧疚,於是更加小心翼翼,講話開始打腹稿了,生怕又惹孩子生氣。一所亮堂堂的屋子,家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臥室了,每人各自在自己房間待着,孩子在網路漫遊,說着自己的孤獨。父母走出門去跟街坊四鄰嘮嗑,一羣被子女冷淡的家長們互相理解互相安慰。然後晚飯時間到了,父母們回家做飯,用餐時,給孩子打個微信語音,孩子看到後沒接掛掉,再退出電腦過來吃飯,把食不語的傳統美德發揚到了極點。一天一天過去,直到這個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組立新家庭。

留守兒童爲什麼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強大的生活壓力,使父母們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片面地認爲給予孩子足夠的物質生活就是愛孩子的方式,殊不知錯過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時期會對孩子的人格樹立形成不可逆的損害。

研究表明,早期親子依戀的質量會對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早期親子關係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內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賴的。

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不只覺得自己不受父母歡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歡迎。相反,一個得到愛的孩子長大後不僅相信父母愛他,而且相信別人也覺得他可愛。”這種“內部工作模式”在孩子以後的其他關係,特別是成年以後親密關係和婚戀關係中起重要作用。孩子轉眼間就長大了,我們能陪伴的時間也就那十多年,當孩子還小,還需要我們的時候,一定要珍惜。願天下父母都能明白,此刻孩子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父母的陪伴,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會怎樣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可憐 留守兒童爲什麼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第2張

孩子人際交往關係變差

很多父母常年忙於工作,把孩子託付給老人帶,一年見面時間寥寥無幾,雖然他們給了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即使老人疼愛,但終究代替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有心理研究分析,孩子0~7歲時,如果長期與父母分離,內心就會受到“親子中斷”的創傷,在性格上表現爲:封閉自我、缺乏自信、不願與外界交流等,這些是將來父母用多少金錢都難以換回的傷痛。

孩子容易變壞

孩子一生中80~90%的性格、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3~7歲成型的,被稱爲“潮溼的水泥期”,意思是孩子性格在此時就像“潮溼的水泥”一樣具體可塑性,一旦錯過,“水泥”慢慢凝固,性格基本就固定成型,很難再有改變。所以這一階段孩子更需要父母陪伴才能健康成長,當孩子還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時,父母沒有告訴他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不能碰,就很容易學壞。

親子關係冷漠

0~7歲其實也是親子關係培養的關鍵時期,有人說“缺失了三年,父母未來將用三十年來補償”,其實現實生活中,父母缺席了孩子的童年,也許未來的一輩子都難以彌補,他們常年在親情缺失的環境中長大,安全感匱乏、沒有體驗過與父母相處的正確模式,將來又如何能夠自學成才,主動與父母親近呢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