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手工製作 > 防火知識大普及 手抄報來幫忙

防火知識大普及 手抄報來幫忙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火是無情的。然而,在無情的大火面前,如果能夠有效預防,可以逃避火魔的侵害,擺脫災難和痛苦。對於寶寶來說,在預防火災的意識上還未得到開發,因此很多的預防工作以及遇到危情做的應對工作並不知道。那麼如何能有效地傳達這種精神呢,通過手抄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下面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提供預防火災的資料,利用手抄報的原理來進行傳播知識。

防火知識大普及 手抄報來幫忙

一、消防安全知識

火警電話是119,報警時應講清:起火的具體地址,火勢,什麼物質燃燒等等;

消防栓周圍十米內嚴禁堆物,十五米內不準停車。

消防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爲主,防消結合。

防止煙氣中毒最簡便的方法是:用溼毛巾捂住口和鼻;

濃煙下采用低姿勢撤離,因爲煙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面逃離是避免煙氣吸入的最佳方法。

菸頭屬於明火源,極易引起火災。消防安全知識

火警電話是119,報警時應講清:起火的具體地址,火勢,什麼物質燃燒等等;

消防栓周圍十米內嚴禁堆物,十五米內不準停車。

消防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爲主,防消結合。

防止煙氣中毒最簡便的方法是:用溼毛巾捂住口和鼻;

濃煙下采用低姿勢撤離,因爲煙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面逃離是避免煙氣吸入的最佳方法。

菸頭屬於明火源,極易引起火災。

二、防火常識

1、切勿在走廊、樓梯口等處堆放雜物,要保證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暢通。

2、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電氣設備。

3、明火照明時不離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

4、不亂丟菸頭,不躺在牀上吸菸。

5、不能隨意傾倒液化氣殘液。

6、發現燃氣泄漏,要迅速關閉氣源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並迅速通知專業維修部門來處理。

7、不亂接亂拉電線,電路熔斷器切勿用銅、鐵絲代替。

8、離家或睡覺前要檢查用電器具是否斷電,燃氣閥門是否關閉,明火是否熄滅。

三、滅火常識

1、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2、家用電器或線路着火,要先切斷電源,再用乾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3、燃氣罐着火,要用浸溼的被褥、衣物等捂蓋滅火,並迅速關閉閥門。

4、發現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質、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並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

防火知識大普及 手抄報來幫忙 第2張

四、火災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環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二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

三要保護呼吸系統。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四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臺、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五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牀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溼後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牀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六爲低層跳離,適用於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牀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着陸”,然後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

七要藉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臺、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八爲暫時避難。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闢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溼,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繫,以便儘早獲救。

九利用標誌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的牆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簡頭等標誌,被困人員按標誌指示方向順序逃離,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爲和前擁後擠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防火知識大普及 手抄報來幫忙 第3張

溫馨小貼士

1、點燃的蠟燭、蚊香應放在專用的架臺上,不能靠近窗簾、蚊帳等可燃物品。

2、到牀底、閣樓處找東西時,不要用油燈、蠟燭、打火機等明火照明。

3、中小學生不要隨身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

4、不能亂拉、亂拉電線,隨意拆卸電器,用完電器要及時拔掉插銷。

5、發現燃氣泄漏時,要關緊閥門,打開門窗,不可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6、陽臺上、樓道內不能燒紙片,燃放煙花爆竹。

7、吸菸危害健康,學生不要吸菸,躲藏起來吸菸更危險。
8、使用電燈時,燈泡不要接觸或靠近可燃物。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