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慢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支氣管哮喘忌食什麼?

慢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支氣管哮喘忌食什麼?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慢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疾病因素,我們總是可能受到各種疾病的侵害。隨着環境污染的加重,對我們呼吸系統的危害越來越大,支氣管哮喘的臨牀發病率越來越高。臨牀治療方法是什麼?

慢性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支氣管哮喘忌食什麼?

治療目標

1儘量控制症狀,包括夜間症狀。

2改善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3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狀態。

4預防發作和加劇。

5提高自我認識和應對急性加重的能力,減少急診或住院。

6避免影響其他醫療問題。

7避免了藥物的副作用。

8預防哮喘致人死亡。

上述治療目標的意義是:①積極治療,必須完全控制症狀。②儘量保護和保持正常的肺功能。③避免或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達到上述目標,重要的是有合理的治療方案,堅持長期治療。

緩解期治療

1吸菸患者首先要戒菸,吸菸患者比不吸菸患者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高很多倍,戒菸後患者肺功能大幅度改善,同時也要避免被動吸菸。

2加強身體鍛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運動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每天早晨可散步、打拳、慢跑等,這樣能呼吸新鮮空氣,促進血液循環,冬季鍛鍊能提高呼吸道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

3合理調節室溫,預防感冒,冬天室內溫度不要太高。否則,與室外溫差大,容易感冒。夏天,不要貪婪冷卻。使用空調的溫度必須適度。否則,外出容易受到熱傷風,引起支氣管炎的發作,流感季節,儘量減少到人羣中,大量出汗不要突然脫衣服,注意不要感冒,隨着季節的變化增減衣服,老年人可以注射流感疫苗,減少流感染的機會。

4選擇必要的多功能治療和防護措施。

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原則和臨牀處理策略

1初期不典型的人,如咳嗽變異型哮喘或與其他疾病同時存在的人,如慢性支炎合併哮喘,應通過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支氣管舒張試驗、PEF監測或治療前後肺功能的一系列變化,明確診斷。

2注意識別氣管堵塞性疾病,如氣管內膜結核、腫瘤等。

3治療目標①完全控制症狀②預防發作或加劇③肺功能接近個人最佳值④活動能力正常⑤避免藥物不良反應⑥防止不可逆氣道堵塞⑦預防哮喘猝死。

哮喘防治基本臨牀策略

1長期抗炎治療是基礎的治療,首選吸入激素。

2應急緩解症狀的首選藥物是吸入β2激動劑。

3規律吸入激素後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長效β2激動劑,或緩釋茶鹼,或白三烯調節劑聯合用藥;亦可考慮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經過上述治療仍長期反覆發作時,可考慮做強化治療。也就是說,根據嚴重哮喘發作處理,給予大量激素等治療,症狀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復的最佳水平和PEF變動率正常2~4天后,激素的使用量減少。有些患者經過強化治療階段後,病情控制理想。

綜合治療措施

1消除病因和誘發。

2防治過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合併的疾病。

3免疫調節治療。

4經常檢查吸入藥物使用是否正確和對醫囑的依從性。

以上就是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治療在疾病的控制和恢復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臨牀上醫生經常採取系統的治療方法和措施來治療患者的疾病,這是適合疾病恢復的方法,也祝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支氣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支氣管哮喘這種疾病經常發生在有過敏史的人的身體上,多數情況下這種疾病的發病本質是氣管的炎症性反應,但我們遇到支氣管哮喘的患者應該給予什麼樣的健康教育指導如果你是這樣的病人,請看專家以下是如何總結的:

1飲食指導提供清淡、易消化、熱量足夠的食物,不易吃魚、蝦、螃蟹、蛋、牛奶等過敏食物。避免酒和鹹的食物。多吃瘦肉、黃豆等高蛋白食物。消化不良患者應少吃多餐。多吃含蘿蔔、韭菜、南瓜、棗、西紅柿、蔬菜等含有維生素的食物。

2休息與活動指導哮喘發作時去半臥位或坐位,可在牀上放一小桌,以便患者伏桌休息,減少疲勞。非發作期,應積極鍛鍊,如游泳,快走,慢跑等,儘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復勞動力,並預防疾病發展爲不可逆氣道阻塞,預防發生猝死。

當然我們在治療任何一種疾病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的就是找到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比如說支氣管哮喘這種疾病我們到底是對什麼物質過敏,然後對症治療,我們都知道糖皮質激素這種疾病治療疾病最好不過了,但是我們應該對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做好用藥的健康宣教。

支氣管哮喘忌食什麼食物?

衆所周知,過敏體質的人容易患哮喘,現在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很高,很多患者使用中醫,使用西醫,無論如何都無法緩解症狀,頻繁發病也使患者痛苦,家人擔心,他們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禁忌,哮喘頻繁發作。支氣管哮喘不吃什麼食物?

不吃刺激性食物。辣椒、咖喱英里、胡椒、蒜、蔥、韭菜等辛辣的東西,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菜餚的調味也不鹹甜,冷熱適度,擴大支氣管,減輕咳喘症狀。

禁止吸菸和酒。

忌食海腥油膩之品。因魚生火、肉生痰,故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少食黃魚、帶魚、蝦、蟹、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

服氨茶鹼平喘時忌食高蛋白食物如烤牛肉和咖啡,口服抗生素時不宜與食物同時食,至少要間隔1小時,以免影響療效。氨茶鹼不宜與烏頭、黃連、貝母合用,抗生素不宜與中葤麥芽、谷芽、神曲、淡豆豉合用。

過敏體質者應少吃異性蛋白類食物,發現某種食物確實會誘發患者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應避免飲食,多吃植物性大豆蛋白,如豆類和豆製品等。

常吃食用菌類可調節免疫功能,如香菇、香菇含香菇多糖、香菇多糖,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減少支氣管哮喘的發作。

支氣管哮喘需要避免食用的食物很多,民以食爲天,肚子的慾望確實難以抑制,但爲了減少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次數,患者朋友應該想辦法避免食用。同時,應隨身攜帶藥物,發病時應急救治。

詳情

氣管哮喘患者的保健措施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發病因素除了患者自身的體質外,還有很多原因會發生這種疾病,但對於哮喘患者來說,應該注意避免和預防這種疾病的急性發作

1、支氣管哮喘是氣道過敏性炎症,經常接觸過敏原發作。

2、不接觸花粉、動物皮毛、油煙、油漆等,必要時到醫院檢查過敏源和脫敏治療。

3、緩和期強化鍛鍊,增強體質,樂觀,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

4、保持室內衛生,洗被子,不使用毛地毯等毛皮製品,不飼養動物。

5、易發季節前2周至1月,可吸入激素或色甘酸鈉或口服酮替酚,防止或減輕發作。

6、堅持寫哮喘日記,有發作前兆,立即用藥。

7、輕度發作可吸入激素,或口服或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舒喘靈、博利康尼、氨茶鹼等。

8、經上述藥物治療後,病情不緩解或惡化時,立即就醫。

9、治療緩和後,應吸入維持劑量激素3~6個月。

10、吸入藥物需要手肺協調,這是取得療效的關鍵。

支氣管哮喘的患者雖然以上我們給出了一定的知識宣教,但是支氣管哮喘的患者不發作之後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應該補水,因爲支氣管哮喘的患者會出現咳嗽的現狀,爲此補水很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護理好患者的疾病。

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根據支氣管哮喘病史、症狀、體徵、肺功能試驗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特別是三性,即哮喘病症狀的反覆發作性、發病時肺哮喘聲的瀰漫性和氣道阻塞的可逆性,對典型病例的診斷並不困難。

支氣管哮喘診斷依據:

1、反覆發作的哮喘、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刺激、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雙肺聞到瀰漫性,以呼氣相爲中心的哮喘聲,呼氣相延長。

3、用平喘藥能明顯緩解症狀。或者上述症狀可以自行緩解。

4、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

5、臨牀表現不典型的人(如果沒有明顯的喘息和體徵)至少需要以下3個項目之一:1根管刺激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2根管舒張試驗陽性3晝夜PEF變異率在20%以上

1~4根或4、5根隨診治療後的反應符合哮喘的規律,可診。

支氣管哮喘鑑別診斷: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該疾病多見於具有長期吸菸史及(或)環境職業污染接觸史者,中老年男性居多。常見症狀是長期性咳嗽、咳痰、喘息、胸悶、活動後呼吸困難、疾病急性發作時或疾病進入晚期、嚴重階段,患者可能在靜息狀態下呼吸困難。在疾病臨牀過程中,尤其是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食慾減退、外周肌肉萎縮和功能障礙、精神抑鬱和(或)焦慮等全身症狀。合併感染時可咳嗽血痰或咯血。其特點是氣流限制不完全可逆(與哮喘不同,哮喘是可逆氣流限制),發展起來。確診需要肺功能檢查: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後,FEV1/FVC70%。

2、心源性哮喘:常見於具有器質性心臟病基礎的老年患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時。發作時的症狀與哮喘發作類似。心臟病科包括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科咳出粉色泡沫狀痰液。胸部x線檢查和心臟超聲檢查科發現心臟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數下降等。

3、大氣管瘤或異物:氣管或主支氣管內發生腫瘤病變時,由於大氣管梗阻,患者可能呼吸困難、呼吸噪音等,但對支氣管擴張劑反應差,胸部CT、肺功能檢查、氣管鏡檢查等可提供相關診斷依據。筆者曾經見過類似的病例,以前被誤診爲哮喘,使用治療哮喘的藥物無效,延誤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4、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麴菌病、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嗜酸粒細胞性肺浸潤等罕見疾病,症狀與哮喘相似,但哮喘治療效果差。此時,需要進行氣管鏡檢查分泌物細胞分類和肺活檢、外周血嗜酸粒細胞計數、血清總IGE和黴菌特異性IgE抗體、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胸部CT和鼻竇CT、肺功能檢查等必要的輔助檢查。只有明確診斷才能得到正確的治療。

溫馨提示:咳嗽變異性哮喘雖以咳嗽爲唯一臨牀症狀(有時伴有胸悶),但咳嗽常呈季節性,部分患者尚患有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等)或有家族過敏史,經積極的抗炎和鎮咳治療無效,而給予平喘和抗過敏治療後咳嗽明顯緩解,有助於診斷。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