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邊緣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爲主 藥物爲輔

邊緣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爲主 藥物爲輔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研究顯示,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大約佔普通人羣的1%―3%,是臨牀上最常見的一種人格障礙。它發生在成年初期。突出的表現是:明顯的情緒不穩定、極其不穩定的人際關係、衝動、自殺、自我認知混亂。同時,患者有時會產生與心理壓力相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症狀。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西英俊

邊緣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爲主 藥物爲輔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邊緣型人格障礙是遺傳因素與家庭、社會環境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精神分析學派尤其重視幼年期母子關係問題所導致的心理髮展不良。如果母親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無法正確理解孩子的行爲和語言表達的意義,做出適當的反應,無法爲其提供穩定、充滿愛的環境,孩子就無法逐漸發展內部的自我監視和自我價值感。成年後就沒有穩定的自我感,他會不斷尋找外部的保護,成爲“深在的情感飢渴者”和“手拿臍帶走進生活的人”。

此外,更多的研究發現,邊緣型人格障礙是早年創傷的後果,如幼年喪失雙親、人身虐待等,在女性患者中尤其如此。

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確立後,應給予積極處理,其基本治療原則以心理治療爲主,藥物治療爲輔。心理治療主要有分析性治療、團體治療、家庭治療、辨證行爲治療及社會迴歸治療等。其中辨證行爲治療主要是幫助他們學習應對各種不良反應的心理應激。患者每週聚會,學習如何識別不良感情的因素,調節自己的感情。患者表現出嚴重的焦慮、抑鬱、睡眠障礙、衝動行爲和類精神病性症狀時,也需要適當的藥物治療。另一項研究表明,心理社會關心和恢復就業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重新發揮社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