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腎積水的症狀

腎積水的症狀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腎積水是腎病的一種,主要是因爲沒法排尿導致的。在患有腎積水後,身體健康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就會出現尿毒症,直接危害安全。關於腎積水,可能都聽說過,卻又沒有過深的認知,既不知症狀,也不知治療。那麼,腎積水的症狀有哪些呢?
腎積水的症狀
腎積水的症狀

腎積水會導致腎功能喪失,而且還會造成健康威脅,越到後期,其治療就越難,治癒概率也下降,所以越早治療越好。那麼,腎積水的症狀有哪些呢?

1、血尿、少尿或無尿

腎積水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排尿,在患腎積水後,患者可能會出現血尿、少尿或無尿的症狀,嚴重的可能還會出現結石、感染等情況。

2、出現腫塊

腫塊是腎積水的另一大特點。腎積水初期的時候,很容易在肋緣下摸到腫塊的存在,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腫塊也會想其他部位延伸。

3、腰部不適

腎積水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會比較明顯的體現在腰部。患有腎積水的人,會經常覺得有墜脹或者是鈍痛的情況。

4、高血壓

隨着腎積水的發展,很容易引起患者高血壓。這主要是因爲腎積水的出現,導致腎盂腎盞的改變,壓迫小葉間的動脈造成的。這也是爲何腎積水患者患高血壓概率高的原因。

腎積水應如何治療

腎積水這種疾病不僅會影響生活,而且還會危害健康,因此在患病後,最好是能夠及時進行治療,避免出現更爲嚴重的後果。那麼,腎積水應如何治療呢?

1、保守治療

治療腎積水要根據病情的實際情況來選取方法,對於輕度的腎積水,可以通過簡單的生活調理進行,讓梗阻自行解除,但是需要定期做檢查,瞭解病情的發展情況。

2、局部處理

造成腎積水的因素有很多,腎積水的表現也有多樣性,因此,很多時候都會採取局部治療的方式,通過對梗阻部位的局部處理,來改善腎積水的病症。

3、手術治療

對於嚴重的腎積水患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手術切除,將梗阻完全除去,恢復功能。但是如果已經喪失腎功能、或者有嚴重的感染時,最好就是做腎切除。

4、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腎積水也是比較常用的方式,通過醫生開出的藥方子,熬成湯汁後服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腎積水的症狀。

腎積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腎在人體中的作用很明顯,當出現腎積水的時候,這些功能就會減弱,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生命安全。要想避開腎積水,就需要知道其原因。那麼,腎積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輸尿管狹窄

輸尿管狹窄會直接導致排尿不順暢,但是這裏所說的輸尿管狹窄,指的是內在性的。內在輸尿管狹窄一般發生在腎盂輸尿管交界處,不及時治療就會出現腎積水。

2、輸尿管高位開口

無論是何種病症,都有可能跟先天條件有關,腎積水也不例外。先天性的輸尿管交界處相上移,會導致迴流、腎盂擴張,進而出現腎積水。

3、輸尿管情況

輸尿管的實際情況,會直接影響排尿的情況。當輸尿管扭曲、粘連、束帶的時候,就會造成排尿不同,從而引起腎積水的可能。

4、炎症

炎症或者是外傷的原因,導致局部固定,輸尿管扭曲,形成腎積水。

腎積水要注意哪些

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治療,要想效果達到最佳,都少不了日常生活的護理。多加註意護理,可以讓病變更好的恢復。那麼,腎積水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飲食宜清淡少食鹽

腎積水患者的飲食一定要注意,不可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應該多吃些清淡的、有營養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的食鹽,因爲食鹽只會增加腎的工作量。

2、限制飲水量

雖說多喝水對身體好,但是對於有腎積水的人來說,確實需要控制喝水量的,每天都不能喝太多的水,要控制一定的量才行。

3、增加能量攝入

腎積水患者的身體損耗大,所以一定要多攝入些能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爲了減少腎積水的負擔,對於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還是需要控制的。

4、使用抗菌藥物或中藥

雖說藥物不能治癒腎積水,但是有些抗菌藥物或中藥,確是可以保護腎功能的,而且這些藥物的攝入,還能防止繼發感染。

腎積水會引起尿毒症嗎

一聽到腎積水,難免會讓人想到尿毒症,因爲尿毒症也是因爲腎病引起的。而且尿毒症會危害生命,所以都特別擔心。那麼,腎積水會引起尿毒症嗎?

腎積水初期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等到後期就會出現更嚴重的病症,尿毒症就是其中之一。雖說腎積水不是尿毒症,但是腎積水卻會演變成尿毒症。簡單的概括就是,腎積水是造成尿毒症的原因之一,卻不是全部的原因所在。

腎積水是因爲尿路堵塞造成的,可以分爲單側或雙側,而且堵塞也分爲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但是如果長時間的不治療,導致腎功能變弱或者是喪失的時候,就會出現尿毒症的情況。也就是說,腎積水是會引起尿毒症的。

因此,在出現腎積水的時候,一定要積極治療,而且越早治療越好,不要放任腎積水發展,以免最後出現尿毒症,再來治療就費時費力,而且還有可能會直接威脅生命安全。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