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教育資訊 > 老人逼生病小孩讓座怎麼辦 怎麼正確的教孩子讓座

老人逼生病小孩讓座怎麼辦 怎麼正確的教孩子讓座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大家在看到了老人小孩,或者是孕婦殘疾人的時候,會給他讓座。不過你自己生病了呢,或者懂事的孩子知道禮讓老人,但是自己生病了怎麼辦呢,大家肯定會認爲當然是坐着啊,不過如果老人硬要你讓座位呢,本站小編爲大家分析一下如何給孩子灌輸讓座這件事。

老人逼生病小孩讓座:身體不舒服拿出生病證明

老人逼生病小孩讓座怎麼辦 怎麼正確的教孩子讓座

近日,在某地地鐵上,老人剛上地鐵發現沒有座位。這時他看到一個孩子坐在愛心專座上,老爺爺示意了孩子幾下,發現孩子沒有任何動作和迴應,竟將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一把拎了起來,然後若無其事地坐在了孩子的位置上。一旁孩子的媽媽便與旁邊的老爺爺爭吵了起來,孩子的媽媽表示是因爲孩子生病了才讓她坐在這個位置上的。可老人卻說:“孩子生病了,那你也得出示相關證件證明才行啊,沒有證明就別在那邊瞎說,孩子就是應該給老人讓座……”孩子媽媽一聽怒了:“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坐,就因爲你是老人就應該把我孩子需要的座位讓給你嗎?”有人告訴大爺,愛心專座是給有需要的人乘坐,並非老人專利。這時候,孩子的媽媽又說了一句:“你怎麼證明你是老人,你有相關的證件嗎?你能夠拿出相關證件來證明你是老人我就讓孩子把座位給你。”事件發生後,在網上引發熱議,多數網友指責大爺“倚老賣老”,也有人表示“愛心專座不應該存在”,這種強迫別人讓座的應該設一個黑名單。你怎麼看?

雖然這種情況我們會說是壞人變老了,但是也是依舊會有一些反面的例子,說明孩子也是不懂事的羣體。

孩子不懂讓座的情況

老人逼生病小孩讓座怎麼辦 怎麼正確的教孩子讓座 第2張

車剛到站,上來了一個抱小孩的媽媽,有一位乘客給他們讓了座。

隨後,又有一位8、9歲的男孩和媽媽一起上了車,剛好看見前面抱小孩的媽媽坐在了座位上。

男孩生氣地甩開了媽媽的手,大聲吵嚷着:“我沒有地方坐了,我坐哪啊,我要座位,我要座位!”

這時,小男孩開始把眼睛投向了旁邊的一位老爺爺,這位老爺爺頭髮花白,看起來有70多歲了。

男孩開始用力的拉扯老人的衣服,接着大聲喊着:“我要坐這,讓我坐這!”

老人遲疑了一下,但隨後還是起身站在了一旁,把座位讓給了小男孩。

男孩媽媽目睹了這一切,卻並沒有制止孩子,而是對孩子說:“你跟爺爺說謝謝。”

車上的乘客紛紛側目看着這對母子,也有年輕人給之前讓座的老人重新讓了座位。

後來,這對母子下車之後,車上的議論聲也響起來了。

“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還跟那麼大歲數的老爺子要座位,他媽媽也不管管。”

“孩子也不小了,按說站一會也沒啥事,老人要是摔了可是大事。”

也有乘客說的話重一些:

“孩子沒教養,當媽的也不懂事,這孩子以後出了社會要吃苦頭。”

其實,在車上的時候,從那孩子的神情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是不妥的。

而他媽媽的態度,更是印證了我的猜想。

孩子或許並非有意爲之,只是缺少一個人來告訴他對錯。

能夠讓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爲的原因,我想極大可能是家庭中的過分溺愛而導致的以自我爲中心。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看護者沒有爲孩子建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

如何教孩子懂得讓座的是非觀

老人逼生病小孩讓座怎麼辦 怎麼正確的教孩子讓座 第3張

如今,我們在育兒上,總是特別多的強調“自由”,當我們談到規則的時候,很多父母會把它當成是對孩子的限制,擔心會傷害到孩子的天性發展。

其實不然,規則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建立規則,是在爲孩子建立一條成長的安全線,看似限制自由,其實是在創造自由,孩子的安全感也是由此而來。

在美國心理學家杜布森的著作中曾寫道: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着欄杆往下看,因爲不會害怕摔下去,否則,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

欄杆就是界限,沒有界限的孩子更加沒有安全感,因爲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裏。

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孩子的不當行爲面前,堅定地說“不”

在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強調管教孩子最重要的一種態度便是:溫和而堅定。

我在兒子小樹身上,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

每當我對小樹的某種行爲說“不”時,他往往能夠準確地捕捉到我是否足夠堅決。

如果我表現得稍有動搖,他就會反反覆覆地跟我進行“拉鋸戰”。而如果我在一開始就表現得足夠堅決,他便往往不再堅持。

而且,孩子總是能夠迅速地從父母的肢體動作甚至眼神中優先判斷出你的態度,之後,他纔會去在意你的語言中說了什麼。

所以,當孩子的行爲是不被允許的時,首先要及時阻止他的行動,然後以溫和的態度,但足夠堅定的語氣,最好是蹲下來,看着他的眼睛,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做。”

父母以身作則,和孩子遵守同樣的規則

其實,孩子身上規則不清的根源,往往來自於父母本身的規則混亂。

有些父母會在心情好的時候,就放寬對孩子的要求,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當父母心情不好時,那些曾經被允許做過的事情,就不再被允許了。

這個時候,孩子勢必會覺得不公平,從而以激烈的方式表示抗議。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常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要孩子遵守某種規則,父母需要首先去做出表率,而不是孩子必須遵守,而父母隨心所欲。

讓孩子接受自然結果的懲罰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儘量採用自然懲罰的方式,少用人爲懲罰。也就是說,讓孩子獨自承擔行爲的後果。

比如,孩子出現丟三落四的行爲時,我們不必事事提醒,讓孩子去體驗丟三落四帶自己的不便之處。

在比如,孩子磨磨蹭蹭不去吃飯時,我們可以在大人們用餐結束後即收拾餐桌,只允許孩子在下一餐飯時再用餐。

不包辦孩子的行爲,也不替代孩子去承擔結果,是幫助孩子通過親身體驗建立起規則意識的重要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社會。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在此之前,願我們能夠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對待這個世界。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