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健康生活 > 鹽與腎臟病,您瞭解多少

鹽與腎臟病,您瞭解多少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有這樣的想法:得了腎臟病,不能吃鹽。這樣的說法對嗎?鹽和腎臟病之間有何關係?腎病患者到底應該怎樣吃鹽?

鹽與腎臟病,您瞭解多少

早在2600年前,《黃帝內經》就有“鹹入腎”、“鹹者,脈弦也”的論斷,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認識到鹽攝入不當,對腎臟、心血管會有影響。唐代孫思邈也講過,水腫病要“斷鹽”、“限額鹽”。

現代醫學經過大量的臨牀觀察、動物實驗、流行病學調查,證明了鹽和腎臟病的關係,食鹽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鈉。鹽攝入與慢性腎臟疾病進展有關。高鹽會導致尿蛋白排泄增多,促進腎臟損傷加重;低鹽可減少尿蛋白排泄。鹽攝入量還會影響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託普利、洛汀新等藥的降尿蛋白效果。最近一項系統評價研究證實:只要減少飲食中鹽的攝入就能經濟有效地減輕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高血壓,減少20%~50%的蛋白尿。英國2003年到2011年,鈉的攝入減少15%,血壓下降,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率則下降了近40%。

慢性腎臟病患者隨着腎功能的下降,鈉鹽經過腎臟排泄減少,另外患者口腔鹹味的敏感度下降,鈉鹽攝入的感覺需求增加,二者共同作用下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機體內鈉鹽超負荷,直接導致內皮細胞功能紊亂、機體氧化應激和炎症狀態增加,同時由於機體細胞外液容量超負荷,導致血壓升高,臨牀出現蛋白尿或加重,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就大大增加了慢性腎臟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風險。因此,高鹽攝入會導致透析患者血容量增加,血壓升高。控制鹽攝入,可以起到防治慢性腎臟病的作用。

一些患者甚至健康人有個誤區,認爲鹽越少吃越好,腎臟病患者不能吃鹽。其實,如果長期過度限鹽,會導致血清鈉含量過低,引起食慾不振、四肢無力、心律加速、眩暈等現象。腎病患者並不需要一點鹽也不吃。有輕度高血壓及腎功能欠佳者,每天鹽的攝入量控制在4克即可;尿毒症患者出現明顯水腫或血壓升高時,鹽的限制要更加嚴格;當患者出現低血壓、血鈉低,鹽的攝入量就要適當增加。合理控制鹽攝入,患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別擅自做主。

腎病患者如何控鹽

人們往往因口味過重而過量添加食鹽。每天的食鹽攝入可採取總量控制的方法,使用量具,每餐按量加入菜餚;另可在烹製菜餚時放少許醋,既提高菜餚的鮮香味,又有助於適應少鹽食物。

鹽對腎臟、心血管起作用的最主要是鈉。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食用低鈉鹽減少鈉的攝入。低鈉鹽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氯化鈉70%左右),富含鉀(氯化鉀30%左右),有助人體鈉鉀平衡,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鉀排泄障礙,使用低鈉鹽後易致高鉀血癥。高鉀血癥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死亡。目前在臨牀上,特別是尿毒症血透患者,食用低鈉鹽致高鉀血癥的情況還不少。血透患者特別要注意避免食用低鈉鹽。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控制看得到的食鹽,還要注意食品中的“隱性鹽”和鈉含量。食鹽中含有鈉,調劑品中也含有鈉。醬油、醃製食品中均含有鹽,如20毫升醬油中含鹽3克,10克黃醬含鹽1.5克;還有很多吃起來並不覺得鹹的食物中,其實都含有不少鈉,像常見的薯片、瓜子、香腸、午餐肉、燒雞等熟食,冷凍食品、罐頭食品及方便麪等。此外,味精、番茄醬、甜麪醬等,也是“含鈉大戶”。因此腎臟病患者要注意標籤上的鈉含量,應儘量少吃這類食物,如果吃了,一定要注意減少飯菜中的鹽攝入量。

控制鹽的攝入對腎臟的保護、血壓的控制、心腦血管的保護是明顯的,但實際生活中要較好地做到也是不那麼容易的。國際知名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指出:2002年中國人均每日攝入鹽12克,2009~2012年人均每日鹽和鈉的攝入量較前下降,但還是大於推薦的每日最大攝鹽量5克和最大鈉攝入量2克。“美國成人飲食管理指南”建議普通成年個體攝入2.3克鈉/天;然而,對於慢性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年齡大於50歲的個體,應限制在1.5克鈉/天。然而令人遺憾的是,1999~2010年美國成年個體實際鈉鹽攝入的調查結果爲3.0~3.5克鈉/天,大大超出了美國成人飲食指南鈉鹽攝入的範圍。

我們國人鹽(鈉)攝入還是超標了!得了腎臟病,更要注意限制鹽的攝入,但決不是一點鹽也不吃;按標準限制鹽,有利於減少蛋白尿,減緩慢性腎臟病的發展,有利於慢性腎臟病患者高血壓的控制並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