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用藥指南 > 蒙脫石散對嬰兒腹瀉的治療效果如何 如何預防嬰兒拉肚子

蒙脫石散對嬰兒腹瀉的治療效果如何 如何預防嬰兒拉肚子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3.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新生兒拉肚子原因

1、胃腸炎

蒙脫石散對嬰兒腹瀉的治療效果如何 如何預防嬰兒拉肚子

胃腸炎(也稱爲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可引起腹瀉。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如果您的寶寶拉肚子時,並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那很可能是胃腸炎。但是要注意哦,如果寶寶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會失去很多水分。

2、細菌感染

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裏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因此,如果您的寶寶有上述症狀,就應該馬上帶他去就醫,以便做進一步的檢查。>>寶寶拉肚子營養元素缺乏惹的禍!

3、寄生蟲

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腹瀉,比如賈第蟲病。寄生蟲很容易在公共區域進行傳播,而且需要特殊藥物治療。媽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更換尿布後勤洗手,是終止寄生蟲感染傳播的好方法。

4、抗生素

如果您的寶寶在抗生素治療期間或治療後發生腹瀉,可能與藥物有關。告訴醫生,看看是否可以換用其他藥物或療法。>>盤點寶寶拉肚子的六大原因

5、食物因素

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濃度果糖的果汁)或含糖太多的飲料也可能會使寶寶拉肚子。給寶寶少吃點這些食物,應該1周左右就能好轉。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建議喝果汁。配方奶衝調不當也可能引起寶寶拉肚子,所以衝奶時要按比例加水。

一、新生兒拉肚子怎麼辦

1、生理性稀便:媽媽需要合理餵養,加強對寶寶的護理。注意寶寶的精神、胃口、體重變化,一般無須特別處理。

2、餵養不當:爸媽要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如果糾正後,寶寶症狀還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3、對奶粉過敏:爸媽不能盲目給寶寶吃奶粉,需要根據醫生的處方給新生寶寶餵食特殊的奶粉。

4、患感冒:爸媽要加緊給寶寶治療感冒,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5、病毒或細菌感染:寶寶被輪狀病毒感染後,會伴有嘔吐、發熱,如果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因此要格外注意。另外,爸媽不要猶豫,發現情況後要立即找醫生治療。

二、新生兒拉肚子常用藥

新生兒拉肚子其實有一些常用藥的,媽媽們可以試試:

口服補液鹽:寶寶腹瀉時最重要的是要預防和糾正脫水,如果腹瀉量多,小便也少,或寶寶嘴幹,家長可以少量多次地喂服口服補液鹽。

蒙脫石散:有保護腸黏膜及吸附病毒、細菌的作用,服用時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將藥物兌水的比例掌握好。

腸道菌羣調節劑:如媽咪愛、培菲康、金雙歧類,對治療腹瀉有輔助治療作用。

1、注意飲食衛生:奶源應新鮮、清潔,變質的奶水不可以餵給寶寶,奶瓶必須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餵養:新生寶寶最好用母乳餵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寶寶腹瀉。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

3、預防寶寶上火:因寶寶的脾胃嬌嫩,容易出現胃腸積食和積熱,“上火”後易引起腹瀉。

4、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要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要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5、增強體質:平時多帶寶寶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6、避免不良刺激:寶寶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

7、寶寶的用具一定要保持清潔:奶具每日應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完後要洗淨,再用時要開水燙一下。

1、護理拉肚子病兒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以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拉肚子、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現各醫院和藥店均可提供此藥。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口服補液鹽溶於500毫升溫開水中,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爲原則。

2、對於拉肚子病兒的飲食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母乳餵養的繼續母乳餵養,若病兒不是母乳餵養的可用病兒日常食用的奶或奶製品繼續餵養。6個月以上病兒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如粥、麪條、雞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細、碎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拉肚子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不易消化食物。>>寶寶拉肚子應如何護理?

3、護理感染性拉肚子病兒,應做好消毒隔離,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曬。護理病兒後的雙手應反覆清洗後,再做其它事情。>>寶寶拉肚子不同程度不同護理

4、做好臀部護理:病兒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預防發生臀紅及泌尿系感染。如已形成臀紅,可塗鞣酸軟膏或金黴素魚肝油等。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