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淋巴瘤患者應做哪些檢查?

淋巴瘤患者應做哪些檢查?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常會遇到患者朋友同事諮詢,如果遇到淋巴結腫大或者疑似淋巴瘤,需要做哪些檢查才能達到確診、全面評估病情、判斷預後的目的?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莊萬傳

淋巴瘤患者應做哪些檢查?

一般淋巴瘤診斷複雜,想全面評價病情,需要檢查的項目較多,具體項目和意義如下:

1.血液常規檢查中早期初期診斷患者血象多爲正常,疾病進展、骨髓疲勞、脾功能亢進、多次化療和放療後可減少3系列。骨髓受累的NHL患者中,特別是惡性程度高的患者,近半數患者外周的血液塗層可以發現淋巴瘤細胞。

2.骨髓檢查淋巴瘤診斷時骨髓侵入率可達30%,組織學亞型和臨牀分期不一致,惡性程度高或末期患者容易合併骨髓損傷。淋巴瘤骨髓侵入方式約70%是局爐性的損傷,30%是瀰漫性和間質性的損傷。因此,多部位穿刺和活檢有望提高檢測陽性率。被侵害的骨髓細胞具有核扭曲和核分裂明顯的特點。免疫表分析可以進一步明確細胞的來源。

3.血清學檢查乳酸脫氫酶(LDH)和β2-微球蛋白水平代表腫瘤細胞代謝水平和腫瘤負荷,這些指標的檢查對疾病復發和腫瘤殘留有一定的預示作用。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IL-2R)和腫瘤壞死因子(TNF)也可以作爲血清學腫瘤的負荷參數。

4.影像學檢查x射線對惡性淋巴瘤的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正常的x射線檢查包括胸部後部的前位和側位片,必要時輔助體層照片,目的是觀察肺門、縱隔、氣管隆突下的淋巴結,觀察肺內是否受到侵害。CT、磁共振、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發現縱隔、腹膜後及其他隱藏部位的病變有很大幫助。另外,通過H3標記等同位素掃描,可以直接檢測腫瘤細胞的動力學和增殖程度。

5. 組織病理學檢查 淋巴結或其他受累組織的病理學檢查是確診NHL和病理類型的主要依據,惡性淋巴瘤一般均需由病理檢查來證實。淋巴結的光學顯微鏡檢查不但要觀察細胞的形態,而且需要觀察整個淋巴結的結構和間質細胞反應,所以最好採取完整的淋巴結送檢,儘可能不要取部分淋巴結。而針吸活檢雖然對診斷有些參考價值,但是常常不能提供足夠的材料以作出全面的診斷,同時針吸也易發生血腫。

以下情況時應重視惡性淋巴瘤的可能,最好及時取淋巴結作病理檢查,取材部位以頸部爲最佳:1)無明確原因的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尤其在部位、硬度、活動度方面符合前述惡性淋巴瘤的特點時;2)淋巴結結核經正規抗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經一般抗炎治療無效時;3)淋巴結腫大和發熱反覆發生,並且總的趨向表現爲進展性;4)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或週期性發熱,特別是伴有皮膚瘙癢、多汗、消瘦以及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雙側滑車上淋巴結髮生腫大。

6.免疫組化檢查免疫組化檢查可確定淋巴瘤細胞的起源和分化程度。目前常用的有效穩定的石蠟切片標記抗體有L26(全b,只有漿瘤除外)、CD45R、CD3、UCHL-1(全T)T淋巴瘤應用CD4和CD8標記可以區分輔助T細胞和抑制T細胞的KP1、MAC387、溶菌酶和α1抗胰蛋白酶可以作爲組織細胞標記的KI-67表現的提高代表了早期復發和生存期的縮短。

7.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查、NHL分子遺傳學分析顯示,90%以上的病例有染色體異常,這些染色體異常是非隨機的。最常見的染色體畸變爲某一階段的相互易位,例如,在高度惡性的伯基特淋巴瘤中90%可見t(8;14)(q24;q32)、t(8;22)(q24;q11)或t(2;8)(p11;q24),而80~85%的濾泡性淋巴瘤則可見t(14;8)(q32;q21)。這些染色體斷裂相互容易位置的結果往往影響免疫球蛋白基因和癌症基因。比如伯基特淋巴瘤8號染色體斷裂點附近有癌基因C-MYC,易位癌基因蛋白過度表現會導致細胞異常增生。

通過PCR技術擴大IgH基因的VDJ斷裂、TCR-β基因斷裂和TCR-γ基因斷裂,可快速檢測IgH、TCR-β、TCR-γ基因重排。通過IgH和TCR基因的再排列分析,可以從DNA水平證明淋巴細胞來源的腫瘤細胞是單克隆性的。

與此同時,細胞遺傳學特徵、原癌基因、腫瘤組織學和生物學特徵、臨牀特徵的相互關係應引起重視。例如,染色體斷裂點位於2p、7p、17p、1q21-23和1p32-36與預後差有關的過濾性和大b細胞性淋巴瘤中有t(14)或BCL-2基因重組者比沒有這些變化者預後差,相反,BCL-6可能代表良好的預後,其他相關的變化,6q11-16伴有全身症狀,11q13伴有LDH水平的提高,3q21-25和13q21-24伴有巨大腫瘤,3q三體多見於低惡性淋巴瘤,6q11

實際上,上述檢查項目並非所有淋巴瘤患者、淋巴結腫大患者都需要檢查,具體情況需要血液科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經濟狀況和醫院的診療水平綜合考慮。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