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兒童冬季感冒和生活習慣關係

兒童冬季感冒和生活習慣關係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感冒是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兒童發生的情況更爲普遍,必須重視疾病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合理預防生活細節。

兒童冬季感冒和生活習慣關係

兒童冬季感冒的原因

1、病原體感染:嬰兒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1歲以下嬰兒鼻腔非常狹窄,無鼻毛,嬰兒鼻粘膜也非常柔軟,粘膜腺分泌不足,無法抵抗病毒感染。

2、嬰兒免疫功能發育不良:研究表明,1歲以下嬰兒免疫球蛋白IgM最少,抗感染能力最差。到了3歲就能達到成人水平,這也是孩子感冒學齡的孩子逐漸減少的原因之一。

3、室內環境差:室內陰暗潮溼,空氣流通差,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對嬰兒呼吸道的危害非常大,容易引起兒童感冒。

4、冷熱環境:冷熱天氣總是讓母親們措手不及。溫差太大,媽媽們不急着給寶寶們添衣服,寶寶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誘發感冒。

5、與嬰兒的飲食有關:調查顯示,嬰兒生長過快,母親母乳不足,嬰兒喝奶粉,嬰兒偏食、厭食等原因不均衡,營養不足,容易引起一定程度的微要素不足,感冒的概率增加。

兒童冬季感冒預防

1、合理飲食:冬季是感冒多發的季節,合理飲食可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母乳不僅是兒童體格和智力發育的最佳食品,還含有對呼吸道粘膜具有保護作用的幾種免疫球蛋白,可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除母乳餵養外,應根據兒童生長髮育的需要及時添加輔食,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蛋魚和肉類,均衡營養,防止偏食和挑食,防止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降低兒童身體抵抗力,適量補充水分,防止呼吸道乾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堅持戶外活動: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凍結,天氣冷的話,孩子就不會離開家,孩子的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部空氣的刺激,不能接受寒冷的鍛鍊,接觸感冒患者後,對病原菌的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因此,我們應該堅持讓孩子們做戶外活動。當天氣冷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陽光充足、風少的時候,讓孩子們在自然中活動30分鐘到1小時,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們的體質。

3、定時換氣:冬季是呼吸道感染多發的季節,冬季由於暖氣,室內外溫差過大,北方更突出,室內溫度高,溼度相對較低,窗戶關閉,室內空氣流通差,居室內微生物密度高,病原菌和病毒容易侵入兒童體內。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定期打開窗戶通風,提高室內溼度。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可以在散熱器上放置溼毛巾,或者在散熱器旁邊放一盆清水。

4、減少病源感染的機會: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的流行季節,家長應儘量避免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派對場所、大百貨商店等。

5、注意保溫:特別是孩子出汗後,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

6、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冬天來臨時,可有意識地補充維生素類藥物,口服中藥,注射疫苗,預防感冒的發生。例如黃芪茶預防法:將黃芪10克、白朮6克、防風6克、烏梅1個放入保溫杯中,用熱水提取10分鐘,喝茶後倒入熱水,一天一劑,不僅可以預防感冒,還可以提高抗病能力。

7、注意節制飲食:如果孩子安全,三分飢寒。現在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飽,總是想讓孩子多吃點。孩子吃多了,幾天後容易出現積食便祕。因爲中醫認爲肺與大腸相里,即大腸疾病會影響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腸糞便乾燥,巨食細胞死亡率提高,肺組織抵抗力下降,引起反覆肺和呼吸道感染。

感冒併發症

1、耳咽管炎:咽與耳之間有通道,稱爲耳咽管,嬰幼兒耳咽管爲水平位,管兩端分別位於咽與耳,因此咽有炎症時容易沿管到耳,患咽炎時患兒說耳痛,用耳鏡看耳道紅

2、鼻炎:正常嬰兒鼻腔粘膜富有血管,特別柔軟、弱,鼻腔是空氣進入肺部的第一關,冬季寒冷空氣刺激和外部細菌、病毒侵入時,鼻粘膜發炎,損傷後鼻粘膜浮腫、肥厚,原本狹窄鼻腔口徑更狹窄,呼吸困難、鼻塞、通氣不良、張口呼吸、咽乾燥、咳嗽

3、鼻淚管炎: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幼兒,該管是眼內眼鏡下鼻腔之間的通道,鼻炎時炎症容易上鼻根部直到眼睛,雙眼結膜紅、充血、流淚、流淚、眼睛有分泌物,眼睛和鼻子之間皮膚紅、腫脹,該部位血管特別豐富

4、扁桃體炎:扁桃體炎是兒童時代常見的疾病,多數同時存在咽炎,乳兒期扁桃體尚未發育,4歲至12歲扁桃體發育到最高峯,口後兩側,扁桃體表面有許多隱藏的巢穴,感染後,兒童聲痛、咽水、咽痛扁桃體是人體最大的腺體,所以對人體起到防禦作用,如果不是經常發炎,不主張手術摘除,發炎時可以用消炎藥治癒。

5、喉炎:喉嚨與喉嚨連接,是上呼吸道最狹窄的部位,一旦發炎,整個呼吸道的腔道就容易變窄,引起氣道堵塞,2~3歲的幼兒容易患這種病,來診者是急症,患兒呼吸困難,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聲音不安,頭上出汗,四肢發冷,嚴重時氣道堵塞引起組織缺氧,腦、心、腎損傷。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