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女性健康 > 女性如何補充血氣養血先健脾

女性如何補充血氣養血先健脾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女人的顏色、狀態良好,與血氣是否充滿有很大的關係,血氣不足臉部變黃,容易變黃臉部的現象,女性如何補充血氣?要補充血氣,首先要健脾。

女性如何補充血氣養血先健脾

中醫認爲,血氣充足是人體健康狀態的保證之一。一個人氣血充足,臉色紅潤,精神飽滿,相反氣血不足,臉色變黃,抵抗力下降。中醫指出,脾是人體血氣的來源,血氣不足與脾有着密切的關係。在生活中預防脾臟不適,除了保持規律的生活外,適當攝取山藥、棗等食物。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中醫食療是如何健脾的:

血氣是人體的根本

從古至今,血氣充足被視爲人體健康的象徵之一,香氣、顏色好是血氣充足的表現,實際上這也確實具有科學意義。首先,人體健康狀態本身與睡眠、飲食、顏色等密切相關,通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多種狀態來表現。另一方面,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血氣充足是健康的標準。

氣血充足,氣色好已經成爲人們對身體狀態的描述,實際上氣血是兩個專業的中醫概念,中醫認爲氣體是運行在人體內的微型物質,具有很強的能量和活動力,氣體對人體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抵抗外邪的侵入,同時參與臟腑的新陳代謝,激發和推進機體器官的功能血是流入經脈的紅色液體,一方面可以調整臟腑,血盛健康,面色紅潤,皮膚光滑,毛髮潤澤,關節柔軟。此外,血液也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血盛清爽,思維敏捷,血不足容易模糊,心悸不安。

“氣”“血”之間緊密相連,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血液則可以運載氣,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這也是中醫臨牀中,出現某些相關症狀時需要氣血雙補的原因。

失眠、健忘或與血氣不足有關的

另一方面,根據中醫的觀點,血氣受先天精氣,即遺傳因素,血氣也受後天因素的影響,包括飲食、生活規律等多個方面。

遺傳因素不可控,但後天因素,如飲食攝入、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等長期積累,也會影響人體血氣狀況,血氣不足是許多疾病的來源。血氣不足是中醫中的氣虛和血氣不足,血氣與人體臟腑功能有關,血氣不足容易引起臟腑功能衰退,人體抵抗力下降,出現顏色變黃、皮膚乾燥、指甲乾燥、心悸健忘、失眠等症狀。嚴重氣血不足可能導致神經衰弱、貧血、視力模糊等症狀,也可能導致頭髮脫落。以失眠爲例,從疾病的原因來看,失眠的原因很多,其中血氣不足也是失眠的重要原因。

對女性來說,似乎更加“麻煩”,氣血不足還可能出現月經量減少、經血色淡,氣血爲生命之本,氣血不足容易導致人體內分泌系統紊亂,月經量的減少往往也是氣血不足的後果。

另外,氣血不足似乎會體現在人體方方面面,中醫問診講求“望聞問切”,有中醫表示,觀察患者眼睛顏色也是判定其是否氣血不足的重要方面。觀察眼睛的顏色,主要是觀察眼睛的白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眼睛的白色隨着年齡的增長,變得渾濁,變黃,有血統,這也是血氣不足的表現,眼睛乾燥,眼皮重,也被認爲是血氣不足的表現。

血氣不足可能是脾臟引起的災難

血氣不足可能與多種疾病有關,其根本原因是血氣生化的來源是脾胃,中醫認爲人體五臟的功能各不相同,五臟在血氣的生成和運行過程中也發揮着不同的作用,如肺能調節氣的循環,幫助心血,脾氣血氣生化的來源脾在血氣的生成、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傳輸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脾胃是後天的基礎,血氣的生化源,脾胃虛弱容易出現血氣不足,血氣不足樹木,血氣不足麻木,血氣不足手腳麻木。

此外,脾臟也是人體中樞免疫器官之一,中醫認爲脾臟是血氣生化的來源,人體各組織器官依靠脾臟生髮的血氣,與人體免疫力有很大關係,因此脾臟也被稱爲人體的後天之本。長期飲食無節制、壓力過大等可能對脾臟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影響免疫系統,降低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血氣不足症狀的出現,調查其原因可能是脾臟引起的災難。

脾保護建議

規律減壓脾保護

很多血氣不足症狀的出現與脾有關,脾保健不容忽視。

從影響因素來看,應重視維持規律的工作、適當的運動、避免思考等,中醫認爲脾在志,有思考傷脾的說法,人思考過多,壓力過大,也會影響脾的正常功能,因此人們平時要注意減壓自己,避免壓力過大,工作

合理飲食,棗山藥養脾

脾需要更多的養護,脾是人體的血氣生化源,脾與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密切相關,一旦發生脾虛,往往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合理飲食,適量攝取對脾臟有益的食物,也能改善血氣不足的症狀,滋養脾臟。總的來說,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外,在飲食方面,儘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證規律的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避免暴飲暴食,同時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

另外,人們平時可以多攝取對脾臟有益的食物。山藥薏苡仁粥、烏雞湯中加入人蔘、棗、枸杞、山藥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飲食療法必須根據患者平素的體質和病情選擇飲食。脾虛的人,平時可以攝取更多可以補充脾氣的食物,如粳米、山藥、扁豆、雞肉、葡萄、棗、胡蘿蔔等,有醒脾的效果。同時,脾虛的人也要儘量避免苦瓜、茄子、萵苣、枇杷、綠豆等冷食品。

在此基礎上,沒有明顯改善,建議人們去中醫院進行專業諮詢。

國藥檔案

人蔘歸脾丸

成分:包括人蔘、白朮(麩炒)、茯苓、甘草(蜜炙)、黃芪(蜜炙)、當歸、木香、遠志(去心甘草炙)、龍眼肉、酸棗仁(炒)。

臨牀應用:人蔘歸脾丸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及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的症狀。

用藥提醒:人蔘歸脾丸宜口服,大蜜丸爲一次1丸,一日2次。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