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親子游戲 > 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怎麼辦

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怎麼辦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社交能力差怎麼辦,有不少孩子都會有點見到別的孩子會害羞,那麼要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怎麼辦

孩子害羞、怕生,成了很多父母的困惑,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對於孩子來說,社交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階段特徵。

5-8個月:

孩子對熟悉的人和陌生人開始有了清晰的區分。

跟經常在身邊照顧的親人,能保持良好的互動,但是一遇到陌生人,便顯得不安起來。

這個階段,大部分孩子被陌生人抱的時候,會大哭起來,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認生”。

1歲左右:

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他們開始通過聲音、指指點點表達自己的意圖,這個階段的孩子依然有“認生”的表現。

對於同齡的小朋友,他們最多相互觀察一番,距離近了,相互摸摸甚至拍打、抓撓,不會有太多的互動。

2-3歲:

孩子的不同性格開始展現,外向的孩子跟感興趣的陌生人滔滔不絕地交流;

內向的孩子則比較牴觸見人打招呼等行爲。

但大部分孩子與陌生人接觸一段時間後,也會表現出交流的慾望。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有物屬意識,並且認爲視線範圍內的東西都是他的。

同齡小孩之間的互動也比較少,通常各玩各的,不能合作一起做遊戲。

但他們會捍衛自己的“領地”,相互爭搶玩具。

3-4歲:

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從家庭生活模式轉變爲集體生活模式。

在一段時間的適應後,他們漸漸開始會互相合作做遊戲,相互追逐打鬧、相互模仿。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慢慢地學會了分享和妥協,逐漸固定自己喜歡的朋友。

4-6歲:

同齡的孩子會比較容易互相交流,而孩子在學校也會有固定的玩伴。

他們相互之間清楚對方的名字,甚至更多的個人信息,並且從一對一的交往模式轉爲羣體交流。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可以玩這個遊戲

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怎麼辦 第2張

爸媽們平時可以在家裏做一些小遊戲,來培養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跟我這樣做

規則:

家長先引導孩子,一邊做一個動作,一邊說“請你跟我這樣做”。

孩子在觀察後,一邊模仿家長的動作,一邊說“我就跟你那樣做”。

孩子學會後,也可以做遊戲的主導者,讓家長模仿他們的動作。

目的:

讓孩子集中注意觀察別人,聽懂成人的指令,並且模仿、照做,有助於孩子在與其他人相處的時候,把注意點從自己轉移到別人身上

小提示:

爲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家長可以想一些誇張、搞笑的動作。

和兒子做這個遊戲的時候,第一次我和孩子爸爸做了示範。

我們設計了捧腹大笑、瘋狂搖頭、單腿跳、大象鼻等孩子平時喜歡的動作,三個動作後,兒子便摸清了遊戲規則,哈哈笑着便跟我們玩起來。

我們把兩隻手都筆畫六的姿勢連起來放在鼻子前,裝大象的鼻子,一邊在兒子額頭前晃着,一邊說“請你跟我這樣做”。

兒子竟然細心地讓我們蹲下來,邊說着“我就跟你那樣做”,邊也同樣的姿勢在我們額頭前晃。

遊戲持續一段時間後,孩子參與度很高,觀察的也越來越細心了。

爲了設計新動作,兒子從以前不敢看外人,變得愛去觀察別人,買菜、結賬等動作漸漸出現在兒子的設計中。

2、請你幫幫我

規則:

父母設計一個需要幫助的場景,比如在商場走失、媽媽突然生病暈倒,指導孩子向別人求助。

父母可以先扮演孩子做示範,然後引導孩子獨立求助。

目的:

讓孩子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不慌亂,鼓起勇氣尋求幫助。

小提示:

在這個遊戲中,家長可以教孩子記清父母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

有條件的父母可以利用警服、白大褂、西服等讓角色更加形象生動,引導孩子遇到困難找警察、醫生、銷售員等羣體求助。

仔爸是警察,我們第一次玩這個遊戲,爸爸就穿上警服,我扮演走丟的小朋友,找警察幫忙。

示範了兩次後,3歲的兒子已經可以跟“警察叔叔”準確描述媽媽的名字、電話、單位了。

以後的遊戲中,我們設計了不同需要幫助的情景,小朋友已經可以獨立地向我們扮演的各種職業的陌生人求助了,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很多禮貌用語。

3、小小快遞員

規則:

準備一頂紅色的鴨舌帽,一個漂亮的小盒子。

用動畫片《超級飛俠》引導孩子,讓他們扮演“樂迪”快遞員的角色,到處送包裹。

開始送給家庭成員,一段訓練後可以在來客人的時候玩這個遊戲,再之後可以讓孩子給熟悉的鄰居送包裹。

爲了鼓勵孩子走出去,可以跟孩子和鄰居約定好,設計一些星級卡。

孩子給鄰居送一份包裹,根據服務態度獲得幾個星級的卡,湊夠幾個星,可以獲得一個玩具或者其他可行的願望。

目的:

通過遊戲讓孩子掌握一些與人交流的用語,通過獎勵,讓孩子最後能走出去,由於角色需要送快遞,就不得不和鄰居交流,讓他們主動與外人打交道。

小提示:

對需要溝通的鄰居一定要足夠的熟悉,可以跟鄰居準備些特產等小禮物讓孩子送去,並且在父母的監督下完成遊戲。

第一次給鄰居送“快遞”的時候,我們跟對面的奶奶做好了充分的溝通,用孩子心儀已久的帶房子的芭比娃娃“引誘”兒子。

同時跟兒子說“我們又認識奶奶,奶奶上個月還給你好吃的花生呢”,以此降低孩子的牴觸心理。

經過幾次的鼓勵,孩子終於在我們跟鄰居溝通了四次之後,邁出了第一步。

我們就站在門口看着他,孩子從開始的怯生生,變得越來越淡定有底氣了。

送過幾次“快遞”後,兒子竟主動問奶奶上次送去的檸檬糖好不好吃,老母親樂開了花。

4、送出問候卡

規則:

和孩子一起設計一些漂亮的卡片,上面寫上孩子的乳名和一些問候語,讓孩子當名片一樣送給別人,介紹自己,交朋友。

開始送給家庭成員,然後可以邀請一些親戚朋友家的小孩和孩子做遊戲,還可以讓孩子隨身攜帶,在小區廣場或者遊樂場送給感興趣的小朋友。

目的:

小孩子之間的交流很簡單,伸手就是朋友。

通過漂亮的卡片,讓孩子有個伸出手去的由頭,更順暢地跟小朋友打成一片。

小提示:

卡片上注意不要透露個人信息,設計一定要漂亮吸引人。

如果畫功不夠,可以用貼紙來湊啊!熱播動畫片的貼紙,可以讓小朋友瞬間定睛。

其實小孩子,從內心裏還是願意引起別人注意的。

因爲兜裏揣着卡片,小朋友似乎有了交朋友的底氣。

開始我們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外向的小朋友來家裏做客,兒子遠遠觀察一會兒。

等兒子默默地遞過卡片,什麼也沒說,兩人就神奇地成爲了朋友玩起來。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而怕生、不愛說話也是一些孩子成長過程中階段性的現象。

家長對於孩子這種舉動,不要過於焦慮,更不能動不動就給孩子貼上“怕見人”的標籤。

孩子內向、怕生並不是洪水猛獸。

作爲父母,我們要對他們保持足夠的耐心,給予充分的鼓勵,利用超市結賬、吃飯打包等機會,讓孩子去主動張嘴。

尤其是孩子開始張嘴的時候,我們要接受他們的不盡完美。

多說孩子表現的可取之處,幫助他們建立社交信心。

交流是每個人的本能需要,每一個孩子內心都閃耀着一顆明星,他們都渴望被理解、被鼓勵。

讓我們在遊戲和生活點滴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怎麼辦 第3張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