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健康生活 > 膽囊息肉的病因

膽囊息肉的病因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醫學上,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是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親切非結石性病變總稱。隨着人類飲食結構多樣化和飲食節律非常化及環境污染的加劇,膽囊息肉的發病率逐漸增高。

膽囊息肉的病因

一、膽囊息肉的病因以及病理

通過近千例正常人與膽囊息肉患者體液分析觀察及B超引導下,經皮穿刺取膽囊息肉病變組織活檢,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及遺傳基因學,發現正常人體內和患者體內均存在着兩種基因,K-RAS和G-RAS(被稱爲致息基因和抑息基因).他們還發現在正常人體內致息基因(K-RAS)處於失活狀態(無活性),而抑息基因活性較強,它們之間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狀態,而在膽囊息肉患者的體內致息基因(K-RAS)較爲活躍,抑息基因活性較爲低下,兩種基因處於一種失衡狀態。

當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時,機體的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對致息基因(K-RAS)監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膽囊炎及膽固醇代謝異常等各種誘因條件下,改變了膽囊內環境穩定,使無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轉變成具有較強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而抑息基因(G-RAS)活性明顯減弱,此時具有活性致息基因(K-RAS)與膽囊壁細胞中某些基因片斷重組後,形成其因突變,使膽囊壁細胞發生異常增生現象,並向膽囊腔生長,而這種突出於膽囊壁的異常贅生物,稱之爲膽囊息肉.

二、膽囊息肉的病理類型

其中以膽固醇息肉最爲多見。國外1995年報告,膽固醇息肉佔膽囊息肉樣病變的65%,國內報告的288例患者中膽固醇息肉佔62.5%。其次爲炎症性息肉、腺瘤樣增生及腺肌瘤等。

(1)膽固醇息肉:膽固醇沉着是膽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膽固醇沉着於膽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細胞內,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羅-阿竇增多及肌層增厚而形成息肉。膽固醇息肉的病理特點爲多發性小息肉,曾有膽固醇息肉74例病例報告顯示:直徑小於10mm者佔97%,50%爲多發性,平均3.09±3.31個(腫瘤性息肉多爲單個病變,有臨牀鑑別意義)。膽固醇息肉質脆帶細,易與黏膜分離,不伴有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質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輕微,到目前爲止未見有癌變報道。

(2)炎症性息肉:爲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種肉芽腫,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的廣基性結節。其組成成分有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及慢性炎症細胞,息肉周圍的膽囊壁有明顯炎症,至今尚無癌變報道。

(3)腺瘤樣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爲黃色質軟的疣狀物,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其組成成分爲豐富的結締組織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狀細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並伴有腸化生。腺樣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層形成的羅-阿竇明顯增多,竇口上常有狹窄,致竇內常有膽汁淤積、炎症或膽石嵌入,有癌變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變化、肌纖維增生與侷限性腺肌增生,故醫學上又稱爲腺肌增生症,有瀰漫型、節段型與侷限性三種。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也可能癌變。

三、膽囊息肉的腫瘤性病變

此類病變中以良性的腺瘤爲主,惡性主要爲膽囊癌。

(1)腺瘤:多爲單發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頭狀或非乳頭狀,惡變率約30%,癌變機會與腺瘤大小呈正相關。1998年國外學者觀察良性膽囊息肉樣病變時發現,其中94%直徑<10mm,66%的患者年齡<60歲;而惡性膽囊息肉樣病變88%直徑>10mm,75%的患者年齡>60歲。研究認爲,膽囊腺瘤的發病率很低,在10年內施行的12153例膽囊切除中,僅81例爲膽囊息肉樣病變,只佔0.7%,而其中是腺瘤的僅爲9.6%;而同期人羣中發現膽囊癌225例,佔1.85%,可見本病有癌變的可能性。

(2)腺癌:分爲乳頭型、結節型及浸潤型。前兩者爲隆起性病變,直徑約<20mm;而浸潤型不屬於膽囊息肉樣病變,絕大多數直徑>20mm。因此表現爲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膽囊癌往往爲早期,其中乳頭型癌絕大多數限於黏膜和肌肉內,預後良好。

四、引發膽囊息肉的原因與發病機制

1、病因

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認爲該病的發生與慢性炎症有密切關係,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種炎性反應性病變,膽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質代謝紊亂和膽囊局部炎症反應的結果,有人認爲膽囊息肉與膽囊炎症或結石症,甚或兩者都有關。

2、發病機制

PLG爲一組表現形式相同但卻包含很多不同病理狀態的膽道疾病。病理分類爲非腫瘤病變與腫瘤性病變兩大類,後者又分爲良、惡性。

1.非腫瘤性PLG

(1)膽固醇息肉:非腫瘤性病變中以膽固醇息肉(cholesterol polypus,CPs)最爲多見。Wolpers觀察181例PLG達9.5年,最終95%爲CPs。Kubota組CPs佔65%,國內楊漢良。統計288例PLG中CPs 179例,佔62.5%。其次爲炎症性息肉、腺瘤樣增生及腺肌瘤等。CPs是膽固醇代謝異常的局部表現,是血中膽固醇類脂質析出並被膽囊壁的組織細胞吞噬所致,可發生於膽囊的任何部位,大部分多發,外觀黃色分葉狀,桑葚樣,柔軟易脫落。組織學顯示,息肉由積聚的泡沫組織細胞構成,表面由單層柱狀上皮覆蓋,具有結締組織蒂,微血管,分支的絨毛樣凸起。CPs的病理特點爲多發性小息肉。Shinkai 74例中97%的CPs直徑<10mm,50%爲多發性,而腫瘤性息肉往往爲單個。CPs質脆蒂細,易與黏膜分離,不伴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質成分。即使伴有炎症也很輕微,迄今未見癌變的報道。關於CPs與膽固醇沉着病,有人認爲系同一疾病,有人認爲膽固醇沉着是CPs的病因。膽固醇沉着於膽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細胞內,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羅-阿竇(Rokitanski-Aschoff sinuses)增多和肌層增厚而形成息肉;但也有人認爲兩者並無相關性。

(2)炎症性息肉:爲慢性炎症刺激所致,可單發,或多發,一般3~5mm大小,蒂粗或不明顯,顏色與鄰近黏膜相似或稍紅,單發或多發的廣基性結節。組織學顯示,竈性腺上皮增生伴血管結締組織間質和明顯的炎細胞炎症性息肉,爲炎症刺激所致的肉芽腫,息肉周圍的膽囊壁有明顯炎症。尚無癌變報道,但從膽囊癌合併膽石的致癌機理研究中,認爲細菌性慢性膽囊炎可能是因素之一,所以對炎性息肉不能放鬆觀察。

(3)腺瘤樣增生、腺肌瘤:腺瘤樣增生是一種由於膽囊上皮和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膽囊壁肥厚性病變,分爲3型:

①侷限型:膽囊底部呈錐帽狀增厚。

②節段型: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內突入形成“三角徵”,呈瀰漫性向心性增厚,內壁凹凸不平,內腔狹窄,有時伴有結石,脂餐試驗顯示膽囊收縮亢進。

③廣泛型:膽囊壁呈廣泛性肥厚,內壁不平整,壁內可見擴張的羅-阿竇呈小囊狀低迴聲區。上皮的增生在病變的中心最明顯,周圍的腺體常呈囊狀擴張,並充滿黏液,擴張的腺體內有鈣質沉積。腺瘤樣增生與腺肌瘤病都是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前者爲黃色質軟的疣狀物,直徑5mm左右,單發或多發。成分爲豐富的結締組織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狀細胞,表面的上皮增生並伴有腸化生。後者則爲黏膜上皮局部變化、肌纖維增生與侷限性腺肌增生,又稱腺肌瘤病(adenomyomatosis)。上述兩種病變均有癌變可能。

2.腫瘤性PLG 腫瘤性病變中良性以腺瘤爲主,惡性則主要爲膽囊癌。

(1)腺瘤:腺瘤多爲單發的有蒂息肉。根據外形可分爲乳頭狀或非乳頭狀,惡性率約30%。乳頭狀腺瘤可再分爲有蒂和無蒂兩種,鏡下顯示爲分支狀或樹枝狀結構,帶有較細的血管結締組織蒂,與膽囊壁相連,有單層立方或柱狀上皮覆蓋,與周圍正常膽囊黏膜上皮移行較好。非乳頭狀腺瘤大部分有蒂,鏡下見多數增生的腺體被中等量的結締組織間質包繞,偶爾腺體顯示囊樣擴張。該型腺瘤以腺體的管狀增殖爲主體,故稱爲腺管腺瘤,有時可見杯狀細胞或基底顆粒細胞的腸上皮化生改變。Koga觀察良性PLG病變94%<10mm,69%<60歲;而惡性plg>10mm,75%>60歲。但Smok 10年內施行的12153例膽囊切除標本中,僅81例爲PLG,患病率0.7%,其中僅9.6%爲腺瘤;而同期人羣中發現膽囊癌225例,佔1.85%。因此,腺瘤的發病率很低,雖有癌變可能性,但並不構成臨牀威脅。

(2)良性間葉組織腫瘤:良性間葉組織腫瘤是來源於支持組織的膽囊良性腫瘤。主要包括纖維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黏液瘤、神經鞘瘤等。

(3)腺癌:腺癌分爲乳頭型、結節型與浸潤型。前兩型爲隆起性病變,直徑都<20mm;而浸潤型不屬於plg,絕大多數直徑>20mm。因此,表現爲PLG的癌往往屬於早期。其中乳頭型腺癌絕大多數限於黏膜和肌層內,預後較好。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