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真情實感 > 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

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場疫情中,我們的身體不僅要防疫,在心理上也要做好防疫工作,面對疫情很容易出現心理危機,那麼,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下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

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

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危機

第一級人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住院治療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疾控人員和管理人員等。

第二級人羣: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到醫院就診的發熱患者。

第三級人羣:與第一級、第二級人羣有關的人,如家屬、同事、朋友,參加疫情應對的後方救援者,如現場指揮、組織管理人員、志願者等。

第四級人羣: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疫區相關人羣、易感人羣、普通公衆。

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 第2張

疫情發生後的七種應激反應

1.焦慮不安。因爲疾病傳播源的隱蔽性,面對病毒感染的不確定性,當人們不知如何有效防範的時候,就會感到緊張、擔心、不知所措。

2.敏感多疑。對有關新聞報道十分關注,對自己的生理變化十分敏感,時常會懷疑自己身體的某種不適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3.恐懼無助。當被認爲是疑似感染者或者被確診爲感染者後,會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脅而害怕、孤獨、無助。

4.憤怒抱怨。當無法迅速擺脫恐懼和威脅,有的人會對自己身處的境遇表達不滿,對某些社會現實加以指責。

5.悲傷抑鬱。

當人必須面對嚴酷的現實情境或者巨大的喪失時,會很難過、傷心、沮喪、消沉等,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6.認知過度。更易關注負面信息,誇大嚴重後果和低估自己應對能力的傾向,感覺記憶力下降、腦子不好使、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7.軀體不適。有些人出現心慌、腸胃功能紊亂、失眠,食慾差,無明確原因的身體疼痛,多汗,發冷,肌肉緊張及發抖,頭痛,胸痛,胸悶,手足無措,坐立不安等。

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 第3張

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

第一,認識瞭解危機。

在經歷非正常的重大事件後,很多人可能會出現心理應激,大概會經歷4個階段: 

1.警覺期。主要表現爲震驚、恐慌、不知所措,或者腦袋裏面一片空白。

2.消極防禦期。爲了恢復心理上的平衡,控制不良情緒,個體會本能地啓動自我保護機制,如會否認、退縮和迴避,或者高度警覺,或者漠視危險的存在,或者控制悲傷的表達。

3.現實適應期。危機事件一段時間以後,人們能夠採取積極的態度面對並接受現實,尋求各種資源努力設法解決當前的問題,焦慮情緒逐漸減輕,自信心增加,社會功能恢復。

4.恢復成長期。多數人經歷了危機後變得更爲理性,在心理和行爲上變得較爲成熟,開始通過一定的途徑獲得積極的應付技巧。

第二,面對壓力可以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

1.增加對自身狀態的理解度。現在很多的反應是對突發事件的正常反應,要認識到每個人在經歷重大負性事件後都會有一些焦慮、擔心等負性情緒,這些是正常反應,接納並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並適度宣泄情緒。

2.保持穩定狀態。維持日常的生活和穩定的心理狀態有助於減輕壓力,比如穩定的居所、定時吃飯、按時休息。穩定的心理狀態可以通過一些穩定化技術實現,比如深呼吸放鬆、音樂放鬆、冥想等訓練。

3.採納積極的應對措施。根據國際心理援助準則,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包括規律的生活,獲取良好的社會支持,與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交流和溝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或者能有愉悅感的事情。注意要避免消極應對,不要過量飲酒、吸菸、服用藥物,也不要過度工作和過多睡眠。

第三,如果自我調節效果不佳,必要時可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到醫療機構就診。

以上就是有關面對疫情哪些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如何減輕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