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寶典 > 育兒指南 > 別把“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帶給孩子

別把“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帶給孩子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位母親,每次孩子不聽她的話,工作都比她的心情差,她都很着急,忍不住大聲斥責。然而,當她看到孩子悲傷或憤怒時,她責備自己。她爲什麼不能冷靜地和孩子交流呢?憤怒和內疚兩種負面情緒交替出現在她和孩子相處的歲月裏,直到孩子讀中學,她才通過學習找到了自己情緒的原點。

別把“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帶給孩子

原來她小時候母親經常發脾氣。她從小就生氣,害怕成長。因此,在她自己成立家庭並有了孩子之後,她無意識地她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她的孩子身上。因爲她的覺察和改變,她得以阻斷她的“原生家庭”殘留在她生命中的負面情緒,使自己的小家庭從此變得充滿喜悅、平和的健康氛圍。

父母的聲音、眼神、情緒,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着孩子的成長。一位愛發脾氣的父親,或者是一位經常幽怨流淚的母親,都有可能代表着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傷痛和挫傷。因此,追溯童年的遺憾,重新調整疏通自己的感情管道,在自我意識中成熟成長是我們作爲父母意識的第一步。

我們的父,我們父輩父輩的時代,關於家庭教育的普及還很少。他們依靠自然父親的愛,養育着孩子。小牛的愛情也給了他們心血,結果由於時代和知識的限制,很多父母把不科學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留在了我們的內存裏。

當然,我們不打算批評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不會故意傷害孩子。我們上一代的父母也接受了不科學、毒性教條的家庭教育。如果他們知道世界上有更健全的養育孩子的方法,他們一定希望孩子有更健康幸福的成長環境。我們可以吸取他們的經驗,接受他們的教訓,讓孩子接受比我們自己更科學、更優秀的家庭教育。

有個媽媽是個完美主義的職業女性,想家庭、工作都要完美。她經常出差回家,看到家裏很亂,孩子的衣服很髒,丈夫和孩子的飲食也很簡單,她覺得很慚愧,自己沒有做母親和妻子的作用。因此,她經常陷入自己缺乏技能的脆弱之中,內疚感和羞愧在潛意識中經常發出無名之火。孩子和她一起出去玩,她打算爲孩子做飯,打掃,做未完成的工作,焦慮和羞恥的感情變成憤怒,對孩子發脾氣。後來,這位母親去參加心理訓練,發現她實際上是通過虛假的自衛-憤怒來掩飾自己的羞愧。

任何感覺都可能是另一種感覺的轉移。有人氣哭了,有人笑哭了。我們可能在生氣的時候哭泣,也可能陷入悲傷,也可能在高興的時候高興地哭泣。學會探索自己感情的真相,這位母親明白感情有轉換器,她可以用比較平坦、不痛苦的感情代替對別人和自己有威脅的感情。

有時候,一些行爲與我們的原生家庭有關,但我們很難意識到。許多母親在分娩後會患抑鬱症。心理學研究發現,這些人中的很多人是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充分的關愛。事實上,當你感到不舒服或生氣時,這是自我檢查的時機。試着理解一下,什麼影響了我們的感情?你生氣的背後可能是恐怖,也可能是內疚。問題可能不在於眼前的事情和這個人,這個人觸動了自己潛意識中的經驗和感覺,潛意識中殘留的感情按鈕開始了。所以,出現了沒有被我們注意到的東西。這是觀察的好機會,冷靜下來,有機會調整感情,恢復心靈的平靜。

學會意識,有助於及時處理負面情緒。情緒宛若生命的河流,起伏於我們的人生,穿越於我們的生活。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因爲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出現各種情緒衝突。然後,各種各樣的感受,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左右了我們的行爲和語言。此時,我們就需要以敏銳的覺察來靜心體會,喚醒我們對自己或憤怒或恐懼或喜悅或嫉妒等情緒反應的認識和了解。

某母親因感情疾病對兒童成長產生負面影響。有一天,孩子給她寫了一封信,她看到信時,第一反應就是哭。孩子在信中說,母親失控時自己緊張,自己也想生氣。母親哭泣的背後是內疚,內疚給孩子的心留下了陰影。被罪惡感折磨的她,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而是尋找解除自己罪惡感的感情,代替她無法忍受的罪惡感,是憤怒、怨恨。因此,整個家庭的氛圍陷入混亂,不僅沒有什麼用,而且給孩子帶來更壞的影響。如果她成熟了,她會發現自己哭泣的背後有罪惡感,不會陷入自責,而是讓自己面對已經發生的問題,尋求更好的方法來補充死羊。只有意識到感情的真相,才能找到自己和衝突的平衡。母親的感情平靜,有正確引導孩子的方法和途徑。

有一位母親是美國着名大學的碩士學位,但她自己總是感到不安和脾氣暴躁,拒絕反省,沒有自我意識和成長的機會。十幾年來,丈夫和孩子糾纏在她的負面情緒中,最終婚姻擱淺,孩子的精神也出現了問題。

知識和學歷並不代表母親的修養,來自鄉村婦女的樸素慈愛之心,給孩子心靈的滋養,有時遠大於心靈不成熟的碩士、博士母親給孩子的東西。

一顆自我反思的心,想更好地愛上孩子的自覺意識,自我成熟,自我成長的慾望,還有母親的慈愛,是我們給孩子的禮物,也是孩子給我們的人生禮物。

孩子可以成爲我們的人生指導者。因爲他們的成長,我們可以成長。他們不斷製造、提出的問題,讓我們面對,在面對中喚醒自己,成熟自己,使我們的人生進入更加智慧、更加平靜地解決問題的境界。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