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關於牙周炎 你瞭解多少?

關於牙周炎 你瞭解多少?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牙周炎是指發生在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韌帶、牙骨質和牙槽骨的慢性炎症,多由長期存在的牙齦炎發展而來。包括成人牙周炎、少年牙周炎、快速進展性牙周炎等。牙周炎的主要症狀:包括牙齦出血和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鬆動移位四種典型症狀。棗莊礦業集團中心醫院口腔科李德峯1.成人牙周炎最常見,多數牙齒累積,少數患者只發生在一組牙齒(如前牙)或個別牙齒上。局部牙齦呈鮮紅色或暗紅色,易出血,多有日臭。這些症狀有時明顯,有時消失,病程長,達到10年以上的很多患者發病時,有不同程度的牙周膿、食物堵塞等症狀。嚴重者的牙根暴露,牙齒鬆動移位,咬合無力,對溫度敏感,持續鈍痛或劇烈疼痛,可能發生急性牙周膿腫。2.青少年牙周炎牙齦炎症程度輕,牙周組織破壞嚴重,常形成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快。3.迅速發展性牙周炎發病範圍廣,病情迅速發展,破壞嚴重,體重減輕、抑鬱、全身不適等全身症狀,部分患者在短時間內牙齒脫落。治療牙周炎主要是消除病因,增強牙周組織健康,防止炎症和萎縮的持續發展,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基礎治療階段,利用牙周病常規治療手段,消除或控制炎症和原因。包括口腔清潔,拔掉保留價值少的牙齒,清潔牙齦,清潔牙齦,清除菌斑、牙石,選擇抗菌藥物控制炎症,咬嗎?調整等。 第二階段:牙周手術治療和鬆動牙固定,一般在第一階段治療後2 -4 周,牙周炎症基本得到控制後開始.通過外科手術去除病變組織,恢復牙周外形功能,並對鬆動牙進行牙周夾板固定或根管內種植術。 第三階段:永久性修復治療,一般牙周手術後2-3 個月後進行;主要包括修復缺牙、永久性夾板和食物嵌塞矯治,同時術後可服用補腎固齒類藥物強身固齒。 第四階段:維護治療階段。在醫生的指導下,學習口腔衛生的自我維護方法,每3~6個月定期複查復治,鞏固療效。牙周炎治療成功的關鍵:

關於牙周炎 你瞭解多少?

一是周密的治療計劃和醫生細緻的治療。

二是患者堅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

後者較前者更爲重要,否則醫生的工作將是事倍功半,疾病將再度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別誤把牙周炎當上火。疲勞、感冒、緊張、休息不好或吃辛辣的食物時,有些人會出現牙齦腫脹、刷牙出血的症狀。人們經常認爲這是內熱過多。這不科學。事實上,這些症狀的出現大多是由細菌引起的牙周組織炎症,平時破壞速度慢,沒有明顯症狀的機體抵抗力下降,內分泌紊亂,或者面對刺激力,細菌伺機擴大對牙周的侵犯,出現明顯症狀。如果不徹底治療的話,只要服用清火藥和湯劑,幾天後症狀可能會消失,但誤以爲好的話,牙周病的發展可能會容忍。因爲好時壞是慢性牙周炎的表現。因此,牙齒不舒服或疼痛時,應立即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牙齦炎和牙周炎有什麼區別?牙齦炎和牙周炎是牙周病的兩個不同階段。若感染侷限於牙限,未侵犯深部牙周組織,此時稱爲翻炎,形成的牙石多構成。釉質夜蓋在牙冠表面,高度鈣化,是牙齒中最堅硬的部分,半透明,呈乳白色或近似黃色,這與鈣化程度有關,鈣化程度越高,釉質越透明,乳牙釉質鈣化程度低,故呈乳白色。牙骨質位於牙根表面,正常情況下牙根被牙齦覆蓋,肉齦無法看到,只有當牙齦萎縮時,牙根暴露,淡黃色的骨質才顯現出來,其硬度與骨骼相似。牙齒的本質是牙齒的主體,位於釉質和骨質的內層,顏色淡黃,硬度低於釉質,骨頭稍高。本質中央是牙齒形狀相似但明顯縮小的空腔,稱爲髓腔,其間容納琉璃鬆軟的牙齒儲藏組織,包括豐富的細胞、血管、神經、淋巴管,根尖通過小孔(根尖孔)使牙髓與周圍組織相通的釉質。老年人發生牙周炎怎麼辦?牙周炎是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保持牙列完整,有利於營養攝取者,保持面部外觀和身心健康,患牙周炎後老年人也應積極治療。其治療主要考慮患者是否需要和自己的健康狀況允許,年齡過大,健康狀況不好的人可以保守治療,儘量選擇簡單有效的方法,目的是保持患者不疼痛和牙齒維持功能,如清潔治療、根面平坦、下巴調整、牙周袋內用藥等以下方法有助於恢復牙齒健康:牙齦按摩,提高牙周組織健康:老年牙周炎患者刷牙後,用清潔的雙手指示牙齒和牙齦表面環形旋轉按摩。從後牙開始,逐漸向前移動,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鐘。但是,炎症急性期不能按摩。牙石多的情況下,必須清除後再進行按摩。中醫推薦的方法是敲打牙齒,每天早晚咬空口幾十次。咬合時發出聲音,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經常使牙齒牢固而不疼痛的氣功,即閉嘴咬牙,自然呼吸。如何預防牙周炎?預防牙周炎應從多方面着手,可分爲三級預防。一級預防:養成良好的日腔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在控制菌斑生成的同時,注意合理的營養,積極治療全身疾病,提高宿主抗病能力的二級預防: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治療,定期清潔,早期發現牙周疾病,早期治療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