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把孩子叫神獸 神獸背後反映了什麼教育問題

爲什麼把孩子叫神獸 神獸背後反映了什麼教育問題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比作神獸,這種說法似乎也非常貼切,比如神獸出籠,歸籠等等我們都經常聽到,其實這背後了也反映了家庭教育,那麼,爲什麼把孩子叫神獸?神獸背後反映了什麼教育問題?下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

爲什麼把孩子叫神獸 神獸背後反映了什麼教育問題

爲什麼把孩子叫神獸

近些年有很多家長把孩子稱作“神獸”,放假了是“神獸出籠”,開學了是“神獸歸籠”。爲什麼要把孩子稱作“神獸”呢?是因爲現在的孩子多爲獨生子女,在一家之中被置於最重要的位置,而他們又是網絡原住民一代,有些方面比家長懂得還多,他們比以前更聰明,更成熟,在家長眼裏,管好他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和他們鬥智鬥勇,於是就有了“神獸”之說。

目前爲止,主要有三種觀點解釋“神獸”的來源。

第一種,從“神獸”詞語的含義進行解讀。

大多數小孩子活潑、愛搗亂,有的孩子在家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或沉迷於手機,或不服管教,家長要和他們鬥智鬥勇,既疼愛,又惹不起,所以無奈地稱呼孩子們爲“神獸”。

第二種,把孩子比作“四腳吞金獸”。

不少家長髮現有了孩子以後花錢如流水,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都長着一張吃錢不眨眼的臉,就像吞金獸一樣,有進無出。

第三種,認爲“神獸”指前幾年網絡流行的一些神奇動物,孩子也像這些動物一樣惹人喜愛。

爲什麼把孩子叫神獸 神獸背後反映了什麼教育問題 第2張

神獸背後反映了什麼教育問題

“神獸”現象使我們得以從另一個視角觀察當前家庭教育的狀況。

調查顯示,疫情期間,28.5%的家長認爲“管不住孩子”。所謂的“管不住”,對家長而言具體是什麼呢?根據調查,疫情期間,51.8%的家長認爲自己“指導不了孩子的學習和作業”,48.9%的家長說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陪孩子學習”。由此可見,在大多數家長眼裏,“管孩子”就是管孩子的學習。

這個現象的背後,是現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邊界不清晰,功能時有錯位。具體表現:一是家庭教育喪失獨立性,成了學校教育的延伸。部分教師把一些本應該教師承擔的工作,如批改作業推給家長。而家長並非專業教育工作者,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訓練,難以承擔這樣的專業工作。上述數據就反映了此種困局;二是家長放棄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把孩子成長的責任都推給學校。認爲孩子上了學,學習與育人都是學校的職責。

通常來說,家長管孩子應該是方方面面的,不僅僅是學習。但爲何現在家長會一說管孩子就和管學習緊密掛鉤呢?其深層原因是功利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結出的苦果。在教育功利化傾向影響下,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等現象窄化了家庭教育的育人目標,分數、名次、文憑成了很多家長衡量孩子發展的重要尺子。家長關注的不是孩子人格是否健全,做人是否善良,精神生活是否充實,是否學會了自主管理,而是關注孩子考試是否滿分,排名是否第一,是否能考上清華北大。2018年全國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四年級學生感受到的家長成績期望人數比例最高的是“班裏前三名”(45.9%)。如此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使孩子的時間、空間和學習內容被安排得滿滿的,孩子的自主空間、內在興趣被抑制,情感淡漠,精神荒蕪,終至社會適應力不良。家長在教育中過於功利化,導致家庭中的德育缺失,也使親子關係日益緊張,親子衝突不斷加劇,以前家長眼中的“寶貝”變成了“神獸”。

對於“寶貝”變“神獸”現象,每個家庭,甚至學校和社會都要有所重視。“互聯網+”時代以及隨之而來的人工智能時代,社會的動態性、多元性、不確定性增加,每個家庭都要不斷應對各種挑戰,以達到新的平衡。如果家庭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變化,就容易出問題。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停課不停學”造成的居家學習,使家庭要應對家庭生活場所成爲課堂的變化,對家庭功能發揮和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就是一種挑戰。應對不力的家庭,或者“寶貝”變“神獸”,或者家長與孩子一方或雙方出現心理問題。

而我們也注意到,凡是疫情前注重育人、注重孩子自主發展的家庭,孩子居家學習適應都比較好。後疫情時代,不僅學生可能居家學習,家長也可能居家辦公。家庭作爲重要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場所,要更好地發揮家庭功能,提高家庭的適應力。

爲什麼把孩子叫神獸 神獸背後反映了什麼教育問題 第3張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