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寶典 > 育兒指南 > 讓孩子學會愛你

讓孩子學會愛你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在日常生活中,當父母有困難或身體不舒服時,孩子很少能積極表達他們的關心,甚至有些孩子明明知道他們的父母很忙或不舒服,他們着他們去講故事或帶他們出去玩,很少理解他們的父母和父母。對他人缺乏關心和同情的現象非常普遍。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廣泛的知識和聰明的智慧,還要有良好的人格、個性品質和社會適應性。其中,善良和愛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人是否有愛、同情、對人是否善良,直接決定對人、事、物的態度和行爲,從而決定他在各個方面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的今天,爲了形成團結合作的團體,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同情,共同解決人面臨的共同問題。只有這樣,個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自我完善自立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休息。正因爲如此,世界各國不斷呼籲,不僅要教育孩子學習生活,學習,還要教育孩子關心,重視培養愛、同情、友好等良好品質,把它視爲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關鍵和希望。

讓孩子學會愛你

父母應注意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愛、友好等質量的教育。父母給予愛的同樣進展,引導孩子感謝愛自己的人和回報的心,學會用力關心別人。例如,知道父母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自己,體諒父母,關心父母,給他們倒水,做拖鞋,做能做的事等自己的事儘量自己做,看到父母不舒服或累的時候,不給他們添麻煩,不給父母添麻煩

同時,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對他人友好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其感受行爲的積極結果。有一些孩子很有愛心,對人很友善,心中有他人,有好吃的先想到別人,有好玩的先讓給別人,看到別人有困難了總能主動地去關心..,可是每一次的友善和關心,得到的卻是消極的結果,如自己總也玩不上喜歡的玩具等。時間久了,不和這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會有一種“好心沒好報”或“吃虧”、“窩囊”的感覺,以後就不再願意這樣做了。這時,需要成人,包括家長和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積極肯定孩子的友善、關愛等行爲,並在同伴面前給予及時的表揚,讓孩子知道這樣做父母、老師、同伴都很喜歡,使其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同時,也不妨獎勵獎勵孩子,如因爲孩子特別會關心人,下次再有好玩的就讓他先瑋或滿足其一個願望等。這樣,孩子體驗到積極的行爲結果,其良好的行爲纔可能得以保持。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