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婦科疾病 > 懷孕前應該做什麼營養準備?

懷孕前應該做什麼營養準備?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許多孕婦習慣在知道懷孕後補充營養,但實際上嬰兒的健康和智力,特別是先天性體質從成爲受精卵的瞬間開始決定。父母的健康是嬰兒健康的基礎,丈夫有良好的營養狀況,可以產生足夠的數量和質量的精子。

懷孕前應該做什麼營養準備?

妻子有良好的營養狀況,可能提供胎兒發育的溫牀。這對父母精子和卵子的質量和懷孕時的身體狀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爲了保證母子的健康,必須從準備懷孕開始調整夫婦的營養。不同身體狀況和素質的夫婦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準備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計劃懷孕的女性在懷孕前要重視多種智育營養素的攝取,懷孕後可以充分滿足胚胎腦發育對多種營養素的需求。

(1)孕前補碘

孕前補碘比懷孕期補碘對下一代腦發育的促進作用更爲顯著。碘被稱爲智力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素不可或缺的原料。甲狀腺素是腦發育期腦細胞增殖和分化不可或缺的決定性營養成分。腦科學研究認爲,人的智能活動和心理行爲能力與神經細胞樹突、樹突棘和突發發育水平有關。補碘營養出生的兒童體重、身高和智商水平均高於未補碘孕婦出生的兒童。準備懷孕的女性最好檢查尿碘水平,判斷身體是否缺碘。碘缺乏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含碘酸鉀的營養藥物,吃含碘鹽和含碘豐富的食物。例如,紫菜、海帶、裙子菜、海蔘、蛤、乾貝、海豚等,滿足體內的碘需求,使胎兒大腦充分發育,使兒童智能和體能發育不輸給競爭的起跑線。

(2)補充葉酸

葉酸是b族維生素,對細胞分裂、成長和核酸、氨基酸、蛋白質合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葉酸是胎兒生長髮育中須臾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如果不注意妊娠前和妊娠期補充葉酸,會影響胎兒大腦和神經管的發育,有可能引起神經管畸形,嚴重者可能引起脊柱裂紋和無腦畸形兒。加利福尼亞州科學家發現,女性在懷孕前或懷孕前1~2個月內每天補充0.4毫克葉酸,胎兒發生兔脣和齶裂的概率可以降低25%~50%。據國內學者介紹,從妊娠前到妊娠初期每天補充0.4毫克葉酸,有可能避免35.5%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出生。妊娠前和妊娠初期應特別注意葉酸豐富的食物,如莧菜、菠菜、生菜、蘆筍、龍鬚菜、油菜、白菜、豆類、酵母、動物肝、香蕉、橙汁等。懷孕前和懷孕期間的女性每天可以吃香蕉富,可以預防畸形兒的出生。

(3)補鋅

鋅是人體100多種酶和激活劑的組成部分,對胎兒特別是胎兒大腦的發育起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孕婦每天至少需要攝入100毫克鋅。孕前及孕期婦女宜多攝入富鋅食物,如牡蠣、貝、海帶、黃豆、扁豆、麥芽、黑芝麻、南瓜子、瘦肉等。

此外,蛋黃、葵花、大豆、沙丁魚、甜杏仁、胡桃、新鮮蔬菜水果對胎兒的發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還應注意攝取。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不同,含量也不同。因此,準備懷孕的夫婦應該儘量吃雜食,不偏食,不忌口,保證營養均衡。從優生的角度來看,孕婦的營養不平衡會導致胎兒發育所需的營養素不足或過多,對優生不利。因此,婦女在懷孕前應當對自己的營養狀況做一全面瞭解,必要時也可請醫生幫助診斷,以便有目的地調整飲食,積極貯存平時體內含量偏低的營養素。如體內缺鐵,可進食牛肉、動物肝臟、綠色蔬菜、葡萄乾等;缺鈣可進食蝦皮、乳製品和豆製品等。同時要加強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各種豆類、蛋、瘦肉、魚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瓜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孕前夫婦可以根據各自家庭、地區、季節等的情況,科學地安排好一日三餐,在保證營養的同時,也注意不要營養過剩,一味多食會造成孕婦體重過重,增加行動負擔,甚至導致難產。另外,睡前3小時儘量不要吃,不要影響消化和睡眠,儘量少攝取含糖飲料和甜點的纖維含量多的食物,如粗米、全麥食品,促進胃腸蠕動,降低吸收熱量。

注重飲食衛生,防止食物污染。儘量選擇新鮮的天然食品,不要吃含有食品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等物質的食品蔬菜水果,必要時可以浸泡,儘量喝白開水,不要喝咖啡、飲料、果汁等飲料。

平時我們可能有很多興趣。例如,有人喜歡吸菸、喝酒、吃辣的食物和高糖的食物。這些愛好平時似乎不是問題,但對於計劃懷孕的夫婦來說,這些愛好會成爲健康懷孕的嚴重障礙。因此,懷孕前必須停止這些不良嗜好。吃辣的食物會加重孕婦的消化不良和便祕和痔瘡症狀,也會影響孕婦對胎兒營養的供給,增加生育困難。

對於準備做爸爸的男人來說,其飲食對孩子未來的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有研究顯示,男性體內葉酸或維生素C水平過低,會導致精液濃度降低,精子活力減弱。根據這一點,專家建議,爲了生育健康聰明的孩子,男性在計劃成爲父親時,應該多吃綠葉蔬菜、水果和粗糧。這些食物葉酸和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如果你不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葉酸,你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葉酸藥物和維生素。

想了解更多關於科學健康飲食的知識,請進入營養中心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