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腸息肉的常見表現是什麼?腸息肉復發應如何檢查確診

腸息肉的常見表現是什麼?腸息肉復發應如何檢查確診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7.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腸息肉是消化內科比較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在中老年時期比較常見,而且男性患者比女性多,其發生多是由糞便慢性刺激引起的。腸息肉是直腸粘膜發生的新生物,常見症狀是什麼?爲什麼治療1-2年後會復發?我們該怎麼辦?

腸息肉的常見表現是什麼?腸息肉復發應如何檢查確診

腸息肉由於位置、病理性質的類型不同,臨牀表現也各有差異。

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脫垂、腸道刺激症狀。

便血:無痛性便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臨牀表現。息肉出血量較少,如果由於排糞時擠壓而使息肉脫落以及息肉體積大位置低,可發生較多量的出血。便血的特點是大便帶血,不滴血。

下垂:息肉大或數量多時,由於重力關係牽引腸粘膜,逐漸下垂。可以併發直腸脫垂。

腸道刺激症狀:腸蠕動牽引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症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內急後重等。

結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間斷性便血、大便異常、腹痛、息肉脫垂。

便血:間斷性便血和大便表面帶血,多爲鮮紅色,繼發炎感染伴有粘液便和粘液便,內急後重,便祕和便次增加,位置接近肛門的人息肉脫離肛門,腸套疊的人也有。

大便習慣的變化: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變化、便祕和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祕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更要引起警惕

大便形狀異常: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着有血痕。

肛腸專家說,便血是結腸息肉的主要症狀,容易被患者"誤會"爲痔瘡,因此發現出血,自己又無法鑑別時,最好到肛腸專科作腸鏡檢查確診。

痔瘡不會惡化,但息肉惡化率爲3%~10%,其惡化時間爲5~15年。專家說,發現息肉最好馬上治療。有蒂或無蒂的小息肉可經腸鏡直接摘除,非常簡單,花錢也不多;直徑大於3釐米的無蒂息肉和活檢病理報告顯示息肉已惡變的,或結腸息肉多發、病變範圍廣泛,無法內鏡下全部切除者,則應行外科手術或腹腔鏡治療。早期惡變者可作腹腔鏡早期根治術,預後效果很好。

對於一些特殊患者,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等,醫生會根據息肉的大小、數量、形態、病理採取分次鏡下切除,定期隨訪。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行全結腸切除術。

專家告訴我們,息肉會復發,不能一切。術後1~2年必須定期進行腸鏡檢查的有家族史的患者,即使沒有自覺症狀,也要定期進行電子腸鏡、肛門指檢、大便潛血等檢查,儘快發現病變。結腸息肉、大腸腫瘤是家庭易感性疾病,遺傳傾向明顯,一旦被診斷爲該病,患者直系親屬需要長期隨訪,3~5年進行結腸鏡檢查,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