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生活疾病 > 便祕腹針療法

便祕腹針療法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便祕是臨牀上常見的複雜症狀,而不是疾病,主要排便次數減少、排便量減少、排便乾燥、排便費力等。上述症狀同時存在2種以上時,可診斷爲症狀性便祕。通常以排便頻率減少爲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或每週<3次)即爲便祕。同時,必須結合糞便的性狀、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有無便祕的判斷,如便祕症狀超過6個月即爲慢性便祕。

便祕腹針療法

便祕是大便祕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證。本證多見於各種急慢性病,只是其中一種症狀。

飲食進入胃,經脾胃運化,吸收其精華後,剩下的糟粕,最後由大腸送出,大便。胃腸功能正常時,大便暢通,不便祕。腸胃生病,乾熱內結、氣滯、氣虛無力、血虛腸道乾燥、陰冷凝結等,可引起各種性質的便祕。

便祕腹針療法

取穴主穴:中腦、下腦、氣海、關元。輔助穴:大橫(雙)、天樞(雙)。

體針配孔:支溝(雙)、足三裏(雙)、上巨虛(雙)、下巨虛(雙)。

操作規程:患者仰臥,腹部注射時避免毛孔、血管,手術輕,緩慢。如針尖抵達預計的深度時,一般採用只捻轉不提插或輕捻轉、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內的大網膜有足夠的時間遊離,避開針體,以避免刺傷內臟,進針後3~5分鐘捻轉1次,中脘、關元、氣海、下脘均深刺,大橫、天樞(雙)均中刺,其餘體針均刺之使得患者自覺酸、麻、脹、痛而得氣,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爲1個療程。對於氣虛便祕者,可在上述穴位處加用溫鍼灸或艾灸神闕。最好每次選擇腹部穴位2~3個穴位。

便祕腹針療法2

取穴主穴:中腦、下腦、氣海、關元。配穴:陰都(雙)、商曲(雙)、四滿(雙)、氣穴(雙)、盲俞(雙)、中注(雙)。

操作規程:患者仰臥,腹部注射時避免毛孔、血管,手術輕,緩慢。針尖到達預期深度時,一般採用扭轉不插入或輕扭轉、慢插入的手法,使腹腔內的大網膜有足夠的時間遊離,避免針體刺入內臟,進入針後3~5分鐘扭轉1次,中腦、關元、氣海、下腦均深刺,配孔均中刺,每天1次該方法適用於老年患者氣虛便祕、腎虛便祕者。

便祕腹針療法三

取穴主穴:中腦、下腦、氣海、關元、天樞(雙)。

隨證加減:噁心、嘎嘎、水分、內關(雙)、建設中伴有疼痛者,外陵(雙)、商曲(雙)伴有腹脹者明顯,選擇風溼點(雙側)。

操作規程:患者取仰臥位,根據從上到下、從中到旁的原則,逐次在選擇的穴位上快速進入針,主穴採用深刺,配穴採用中刺,不能插入,輕微扭轉,不要求呼吸,腹部進入針時避開毛孔、血管,施術輕鬆緩慢。注射後3~5分鐘扭轉1次,注射30分鐘,注射期間不能注射,按注射順序注射,注射時不能注射扭轉。每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