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寶典 > 0-1歲 > 補鉀有什麼不良反應

補鉀有什麼不良反應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鉀是人體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如果人體缺鉀就會使人出現一些列的不適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那麼,人在補鉀時有什麼不良反應,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補鉀有什麼不良反應
補鉀有什麼不良反應

人體在缺鉀時候就要進行補鉀,以滿足人體所需。但是人們在補鉀時卻經常出現一些副作用,從而引起人的不良反應。

1、人們的補鉀方式有口服藥物補鉀和靜脈滴注補鉀。在採用靜脈滴注補鉀的時候,通常都會因爲藥液的濃度過高、滴注速度過快以及人的靜脈較細等原因,而對靜脈內膜造成出現刺激,從而引起疼痛。

2、如果靜脈滴注補鉀的時候,由於滴注速度較快,以及對患者的腎功能出現損害,就要特別關注患者是否出現高鉀血癥。一旦出現這種徵兆,就要及時進行處理。

3、如果患者有高鉀血癥,那無論如何都不能補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對於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是不能夠補鉀的,否則很可能出現嚴重後果。

大家在補鉀時,要特別注意靜脈滴注的速度,儘量的慢一些。如果患有補鉀的禁忌疾病,就千萬不要再進行補鉀了。

爲什麼補鉀

人體內的鉀含量是否符合標準,對人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在體內缺鉀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症狀,甚至會引起重大疾病,所以,要及時的補充鉀元素。

1、人體細胞需要鉀元素來幫助運轉,人在缺鉀的時候,體內的細胞就會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這就會使人感到十分的疲憊。大家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還感到疲憊不堪的時候,就很可能是缺鉀了。

2、鉀元素具有放鬆血管的作用。人們缺鉀的時候,血管就會出現收縮,進而使血壓上升。所以,大家在血壓升高時,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缺鉀。

3、鉀在人體的平滑肌收縮上,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體一旦缺鉀,就很容易引起肌肉疼痛以及痙攣。

4、人有時會出現心率不齊的情況,這很是讓人恐慌。出現心跳漏拍的原因有不少,而缺鉀也是原因之一。

人體缺鉀還會引起頭暈、便祕以及耳鳴和肢體麻木等不良情況,所以,大家在體內缺鉀時,要及時的進行補充。

什麼情況下需要補鉀

人體內的各種元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鉀元素就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常大家不太瞭解自己是否需要補充鉀元素,那麼,出現以下情況的就需要補鉀了。

1、如果經常出現嘔吐、腹瀉,或者是接受胃腸引流、長時間使用泄劑的人,體內的鉀元素就會低於標準。

2、人們長時間的偏食、少食以及厭食,都會使人的鉀元素攝入量出現不足,這就會使人體鉀缺乏。

3、因爲出汗會使鉀被大量的排出體外,因此從事高溫工作、以及大量出汗的人,很容易出現缺鉀的情況。

4、疾病也會是人體內的鉀元素大量流失,比如腎臟疾病、糖尿病酮症等疾病。如果使用利尿劑,也會造成人體鉀缺乏。

5、人們在使用某些藥物時,也很可能造成體內缺鉀,比如葡萄糖、胰島素以及青黴素等。

如出現了上情況的人,就很可能需要補鉀了。不過需要到醫院檢查,確定自己鉀缺乏之後,再聽取醫生的建議進行補鉀。

靜脈補鉀的原則是什麼

大家在進行補鉀的時候,通常都是採用口服藥物補鉀或是靜脈滴注補鉀。其中靜脈滴注的方式具有見效快的優點,但在使用的時候也要遵循相應的原則。

1、靜脈滴注補鉀的時候,藥液不宜過濃,可以使用氯化鉀注射液來對藥液進行稀釋,以減輕副作用。

2、靜脈滴注的時候不要過快,儘量的減慢速度,要隨時關注心、腎功能的狀況,每小時的滴入量要控制在1克以下。而且每日的滴注量也不能夠過多,要維持在6克以下。

3、在患有相關疾病的時候,不宜採用靜脈滴注補鉀,比如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對疾病沒有被有效控制和治療的時候,最好不要補鉀。

4、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心律失常以及呼吸困難的患者,就一定要在補鉀的時候進行心電監護。

大家在採用靜脈滴注方式進行補鉀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以上的原則來進行,否則很可能出現不適症狀,甚至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補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如果體內的鉀缺乏,就要及時的進行補鉀,而在補鉀的過程中也不能隨心所欲,還要注意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

1、在進行補鉀的時候,儘量採用口服的方式,在安全性上要高於靜脈滴注補鉀。只要可以口服補鉀,就要避免採用靜脈途徑來補鉀。

2、如果患者出現無尿或者是少尿的情況,就不要進行補鉀。這就需要患者先將血容量恢復到正常狀態,並且排尿正常之後,再使用靜脈滴注來進行補鉀。

3、患者在進行靜脈補鉀的時候,要嚴格的控制鉀元素的補充量和滴注的速度,千萬不能過量,滴注速度也要儘量的放慢一些。

4、患者在進行補鉀的時候,要進行嚴格的總量控制。每日的補鉀量,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準確的計算。

大家在出現鉀缺乏的時候,雖然要及時的進行補充,但也不能胡補亂補,必需要遵守相關的注意事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