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健康生活 > 熬夜時怎樣加餐最健康

熬夜時怎樣加餐最健康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按時睡覺是最理想的,熬夜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水平。在不得已熬夜的情況下,應儘快彌補熬夜所缺的睡眠,此外膳食調理也尤爲重要。

熬夜時怎樣加餐最健康

1、熬夜對身體的影響

根據人的生理需要,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成年人,均應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10點半前準備睡覺是最理想的,11點到1點是睡眠的黃金時間。規律、準時的睡眠,對人的身體大有好處,按時就寢也是避免失眠的最好生活方式。

熬夜造成的身體損害是多樣的,首先是身體的正常節律性發生紊亂,長期熬夜會慢慢出現失眠、疲勞、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症狀;其次對視力、腸胃及皮膚都會造成影響,人體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

2、熬夜者的飲食調理

熬夜不能餓肚子,應及時、合理地補充食物,否則不但因飢餓造成工作效率低,還會造成消化系統不適及代謝異常。適合宵夜的食物有全麥麪包、湯麪、牛奶、雞蛋、堅果、蘋果、番茄等。這些食物大多清淡,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鈣和鐵等營養物質。尤其富含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可緩解疲勞、保護肝臟、並能安定神經、提高注意力,舒緩壓力。

有熬夜習慣的人平時加強營養同等重要,應儘量攝取一些魚、瘦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食物及蔬菜水果等,以彌補熬夜帶來的營養損失。

熬夜工作難免長時間面對電腦,視力下降、眼肌疲勞不可避免,平時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B的食物,它們有提高熬夜工作者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防止視覺疲勞的功效。富含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的食物有,牛奶、動物肝臟、蛋類、鱔魚及菠菜、胡蘿蔔、韭菜、油菜、薺菜、紅薯、西紅柿、柿子椒等橙黃色和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瘦肉、魚肉、豬肝、粗糧、乳製品、花生等等。

宵夜不宜食用油炸、燒烤等食物,煎烤食物熱量高但不利於消化,營養也不全面;宵夜不可過油、過辣、過鹹,以清淡、營養、均衡、適度爲好。

3、熬夜者調節睡眠食譜舉例

(1)小米紅棗枸杞粥:小米50克、粳米50克、紅棗5枚、枸杞15克,桂圓、酸棗仁少許,酸棗仁煎汁去渣,共煮成粥,睡前食用。

紅棗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胡蘿蔔素、維生素、礦物質等,具有補血健脾、補心安神、益氣生津之功效,枸杞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及鈣、鐵等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素,枸杞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滋陰養顏等功效。紅棗枸杞粥適用於應熬夜導致血虛眩暈、耳鳴、失眠等症的熬夜者食用。

(2)燕麥芝麻桃仁粥:粳米80克、燕麥片20克、黑芝麻25克、核桃仁50克,粳米、燕麥與芝麻、核桃仁共煮成粥。

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鈣、鐵、鎂等營養成分。芝麻具有補血明目,益肝養髮 ,潤腸通便,美容養顏等功用,非常適應熬夜導致皮膚乾燥、面色晦暗無光的人食用;核桃性溫,有健胃、補血、潤肺、養神等功效。常食芝麻桃仁粥有預防神經衰弱、健腦益智的作用,適用於腎虛多夢、失眠、腰痛等。

去除口腔怪味

工作關係要經常加夜班,總感到加班以後口腔不爽,有怪怪的味道,而且心煩,吃什麼有助改變口腔衛生呢?

熬夜會引起皮膚乾燥、起皺,眼睛乾澀,以及口乾脣裂、便祕、口臭、心煩等表現。而口氣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一件惱人的事情。

除去口腔自身問題,口氣最常見的潛在原因是,胃沒有適當消化食物,肺胃蘊熱、陰虛火旺、宿食停積等引起。緩解口氣最好的方法是食療,恰當選擇一些食物和合理膳食可以有效去除口腔異味。口腔有異味的朋友要注意:睡前忌吃零食,進食不宜過飽,忌食油膩難於消化的食物,忌食過多甜食,忌菸、少飲酒。多飲淡茶、喝無糖酸奶,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蔬菜、水果有助於分泌大量唾液,不僅能溼潤口腔,還能清除附着在牙齒上面或牙縫中導致口腔異味的食物殘渣。

消除口氣的食物有:

藕,微甜而脆,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吃起來十分爽口,藕可生食也可做菜,生藕性味甘寒,具有消瘀清熱,除煩解渴等功效;熟藕性味甘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等功效,藥用價值相當高,藕適用於胃熱口臭。

香芹

香芹質地鮮嫩,有誘人的芳香氣味,能夠清熱解毒、開胃健脾、增進食慾,將香芹放人口中慢慢咀嚼,氣味芳香,能很好的起到去除口腔異味的作用,對清潔口腔很有好處;薄荷、香菜也有芳香之氣,用於口臭療效甚佳。

綠茶

綠茶氣味清香,含有大量的氟,氟可以和牙齒中的磷灰石結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綠茶中的兒茶酚能夠殺滅變形鏈球菌,從而減少蛀牙,同時除去難聞的口臭。

習慣是指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爲和傾向,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所以應儘量避免熬夜。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