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寶典 > 生活用品 > 古代人也愛吃火鍋嗎 漢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

古代人也愛吃火鍋嗎 漢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9.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火鍋的魅力是無窮的,尤其是在冬天裏吃一頓火鍋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其實在古代就已經有火鍋了,古人也非常愛吃,漢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下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

古代人也愛吃火鍋嗎 漢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

古代人也愛吃火鍋嗎

火鍋是國人非常喜愛的美食,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有火鍋。

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已經有火鍋了,但用的不是鍋,而是鼎,準確的叫法應該是“火鼎”。到了漢代,還出現了內部分格子的鼎,樣子有點像今天的九宮格火鍋。那時候的火鍋不是即涮即吃,而是用沸水長時間煮食物,其做法更像今天東北的大鍋燉。

到了宋代,人們開始用火鍋涮肉吃了,但涮的不是牛羊肉,而是兔肉。宋人吃火鍋的時候,大家圍坐在“風爐”(上面架着火鍋)四周,將醃製好的兔肉放入沸水中滾熟,夾出後即可食用。口味重的還可以蘸着調料吃,很有今天吃火鍋的味道了。宋朝林洪撰寫的飲食書籍《山家清供》裏,盛讚這種火鍋是“浪涌晴江雪,風翻照晚霞”,意思就是說湯鍋沸騰如白雪,兔肉鮮紅似晚霞。宋人風雅,給涮兔肉火鍋起的名字就叫“撥霞供”,這個名字不但色香味俱全,還很文藝。

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鍋基礎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行軍打仗時,燉羊肉很麻煩,因此他們就將羊肉薄切,在沸水裏涮一下即熟。隨着蒙古族人征服中原,這種火鍋也傳入了內地。熱氣騰騰的涮肉火鍋,在北方更受歡迎,因爲它不光好吃,還能取暖。

古代人也愛吃火鍋嗎 漢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 第2張

漢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

衆所周知,四川人愛吃火鍋,無論酷暑難耐,或者寒冬臘月,吃着火鍋唱着歌,都別有一番滋味。古代的好吃嘴有沒有火鍋吃?他們使用什麼樣的炊具和蘸醬?正在四川博物院展出的“食味人間——飲食文化展”可以爲你揭開答案。

漢代流行“小火鍋”

在川博“食味人間”展覽上,有一件來自國博的“清河食官”銅染器,是位於今山東、河北一帶的西漢時期清河國的食具,相當於漢代人涮食用的小火鍋。這件銅染器由爐及耳杯兩部分組成,爐爲四蹄足,一端有供裝柄的圓銎,爐側口沿下刻銘文:“清河食官,右般(盤)重六斤十兩。”爐上承耳杯,杯側刻銘文:“清河食官,右,重一斤十一兩。”

染爐在漢代上層貴族階級中十分流行,有的爲爐和杯2件組合,講究的還要在染爐底下加一個接炭火灰燼的承盤。比如,海昏侯墓出土的一套染爐就由耳杯、炭爐和底盤3部分組成,製作精緻,非常講究。文物專家孫機先生分析,這種組合成套的青銅器應該是一種飲食器具

“染”是古代調味品

古人把調味品叫做“染”。《呂氏春秋》記載,“染,豉醬也”,染杯中盛放的主要是以醬、鹽爲主的調味品。展覽上銅染器下面配的爐子,則是爲了加熱醬料。

染器的盛行,與先秦時期的飲食習慣有關。當時,用濡法制作肉食,在漢代較常見,有點類似於“幹煎”。首先,人們把肉熬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待水分蒸發後,製成類似於肉脯的樣子;然後,再蘸加熱的調料,讓肉脯變軟了之後趁熱品嚐。

染杯相當於現在吃火鍋之前調製的味碟。不同於現在味碟裏放些蔥蒜、香油,用以冷卻剛出鍋的肉食,便於大快朵頤,漢代人習慣用較燙的調料,所以須用染爐不斷地給調料加溫。這就有點像點不了鴛鴦鍋的時候,有人熱衷涮白肉,“重口味”的小夥伴只能在味碟裏旋轉跳躍,讓食物更加可口。

分餐制可別“染指”

漢代始有關於火鍋的明確文獻記載,不過那時候火鍋被稱作“錐鬥”,是一種“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的美食。

秦漢時期沿襲先秦分餐就食的遺風,人們吃飯時會席地而坐。因爲擺放食物的几案很低,盛裝器具又大又重,大家圍坐在一張几案上吃飯很不方便。所以,秦漢大多一人一桌,分餐而食。

川博工作人員介紹,漢代出土的青銅染器體量都很小,染杯的容量一般只有250—300毫升。整套染爐全器加起來,高度也不過在10-14釐米之間。宴飲時,大家一人一爐,隨涮隨“染”,是不是很講究?不過,你可千萬別碰到別人的染杯,如果不小心“染指”了別人的調料,那就貽笑大方了。

西漢就有了“鴛鴦鍋”

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研究發現,漢代已有各式各樣的火鍋:從材料來看,不僅有青銅火鍋,還有鐵火鍋、陶火鍋;從用餐形式而言,除了展覽上展出的分餐制的染器,還有可以放不同料湯、煮不同菜品的鴛鴦鍋。

古代人也愛吃火鍋嗎 漢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 第3張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