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寶典 > 3-6歲 > 怎麼避免自己過於溺愛孩子 有什麼辦法可以避開包辦孩子成長的行爲

怎麼避免自己過於溺愛孩子 有什麼辦法可以避開包辦孩子成長的行爲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5.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在一種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不要過於包辦孩子,那麼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吧。

3方法助你擺脫包辦“嫌疑”

怎麼避免自己過於溺愛孩子 有什麼辦法可以避開包辦孩子成長的行爲

包辦型溺愛有這麼多害處,那習慣了對子女大包大攬的大人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包辦型溺愛,很容易培養出來的一類孩子就是“高分低能兒”,很多父母的觀念是“把學習搞好就行了,其他的教給我就好”, 比如典型的例子有那個十幾年春節不回家,發萬字長書控訴父母的北大留學生王猛;還有那個十三歲就考進湘潭大學,最後在碩士時因爲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中科院勸退的“神童”魏永康。

回顧他們的成長經歷,你會發現他們都是在父母的“包辦”中長大的:王猛小時候連剝雞蛋都是媽媽代勞,後來因爲不會剝雞蛋被親戚取笑;穿什麼衣服,交往什麼樣的同學都是由父母決定。而魏永康呢,高中時候還需要媽媽來餵飯,連穿衣服都不會,升到研究生脫離了母親後,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冷了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內衣和拖鞋就跑到教室上課,連考試時間都不記得……

所有能力的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總是要在照顧自己的過程中一點點解鎖各種技能,從吃飯穿衣,收拾打掃,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和別人溝通,然後再逐漸掌握溝通技巧和對他人情緒的覺察,能力都是環環相扣的。不經過前面的訓練,孩子怎麼可能“長大之後自然就會”?

關於自理能力的培養,父母們可以採用“對標法”,即觀察同齡的孩子可以做的事情,看看哪些是孩子自己可以承擔的事情,哪些是必須要大人們輔助。比如孩子什麼時候不需要再餵飯了,不需要再接送了,這些都可以觀察同齡的孩子。

對於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堅決放手讓孩子來做,但是需要留心觀察孩子做事情的習慣、方法,在必要的時候給予糾正。

怎麼避免自己過於溺愛孩子 有什麼辦法可以避開包辦孩子成長的行爲 第2張

2.用引導代替包辦

如果大人們實在不放心自己的孩子,還可以用引導代替包辦。此時可以用話語,也可以用引導性的標識。

比如讓孩子脫衣服,與其幫助他脫,你可以在旁邊告訴他:“先把拉鍊向下拉,然後把左手從袖子裏抽出來,再把右手從袖子裏抽出來,對的就是這樣的,你學的真快!”

再比如讓孩子自己去爺爺奶奶家,你可以事先幫助孩子查好路線寫在紙上告訴他,然後提前給老人打個電話,告訴孩子大概到達的時間,並且商量好,如果晚了十分鐘孩子還沒有到就出門去找。

3.與孩子確認需求

包辦型父母還有個特點,就是聽不見孩子的需求,所以總是習慣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塑造孩子。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例子,記憶猶新:

一位媽媽帶着孩子去看病,帶着孩子跑到醫生身前,想都不想地脫掉孩子的褲子,焦急地問大夫:“醫生,我家孩子屁股上的紅塊是怎麼回事?”

醫生似乎被男孩媽媽的舉動給弄懵了,讓媽媽趕緊把褲子穿上,這邊這麼多人在看,但媽媽卻置之不理:“孩子才5歲,啥也不懂,您還是看看是什麼病吧!”

可是這位媽媽沒想過的是,對於孩子來講,就真的願意把自己的隱私暴露在公衆的眼光裏嗎?他也會認同,看病比脫褲子還重要嗎?

很多時候,父母們覺得好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想法,這就提醒了父母們一點,凡是有需要幫助孩子去做的事情,要先問下孩子:對於這件事兒,你希望媽媽做什麼?

怎麼避免自己過於溺愛孩子 有什麼辦法可以避開包辦孩子成長的行爲 第3張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