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寶典 > 育兒指南 > 責打孩子應守原則、講方法

責打孩子應守原則、講方法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8.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家教“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觀念根深蒂固。今天,當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等新教育理念衝擊傳統教育的時候,總有不少父母抱怨:對孩子,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英國和美國許多地區規定父母毆打孩子是違法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體罰。可是在韓國,法律又是允許父母打孩子的。孩子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到底該不該打呢?

責打孩子應守原則、講方法

適當懲罰孩子,理解做錯事要負責任,學會承受壓力是有益的。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爺爺奶奶、奶奶、爸爸媽媽包圍的小皇帝、小太陽。往往穿衣服伸手吃飯張嘴,不知道作物不分五穀。在各種新鮮食品、玩具的陪伴下成長。大人們手裏拿着怕摔倒,含在嘴裏怕化,疼痛來不及,爲什麼不動手指呢?孩子犯了錯誤,即使母親有時生氣,也想打孩子,因爲爺爺奶奶的愛而失望。

因此,有些孩子變成了風吹雨打,有點不愉快就和大人吵架,父母批評一句話就不行了,養成了專橫跋扈的只有我尊敬的壞習慣。

古語說:不教,父親過。現在家庭,教育孩子的任務不僅僅是父親,母親也起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在提倡認可教育、快樂教育的今天,下一代父母們爲了讓孩子成爲人才,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立足於地方,建立了樹木,可以說是全身解數。在孩子犯了錯誤,批評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錯誤卻屢教不改時,也許會忍不住揚起你的巴掌,讓孩子改正錯誤,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應當承當責任。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朱家雄認爲,只有完美的父母絕對不打孩子,世界上沒有這麼完美的父母。問題的關鍵不是能不能打,能不能打,該怎麼打。打孩子,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適度原則

體罰孩子,一定要“適度”,俗話說,常罵不驚,常打不怕。經常打孩子,孩子就會習慣於捱打,逐漸養成一種即使捱打也滿不在乎地態度,結果使孩子成爲一個具有頑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傾向的人。我原來的同事,他的兒子整天逃學,整天沉迷於網吧,和不良少年吵架。同事生氣沒辦法,隔三差五就疼。可是不僅不起作用,還使孩子變本加厲,據同事氣憤地說,孩子不僅在捱打時一動不動,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還會惡狠狠地看着他。後來我離開了那個單位,那孩子現在怎麼樣了也不得而知,但我想他也許不會成爲心理很健康的人吧。

如果父母真的教孩子,不要用工具,用手打孩子的屁股就行了。

父母希望通過打電話完全教育孩子是錯誤的。一味地打,只會引起孩子各種不良心理和心理偏差,決不能取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第二:及時原則

儘可能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爲時馬上加以懲罰,因爲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係是密切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過去幾天再懲罰,或幾件事加起來一起懲罰,孩子會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爲何受罰。因此,處罰應及時,也就是說,在發現孩子犯了錯誤後,應及時處罰,並指出他們的錯誤和後果。

第三,隱蔽原則

人前教子的傳統教育方法已經不合時宜,要注意打孩子的地方,懲罰孩子在公共場所和外人面前,孩子有自尊心,當衆不留情面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當衆碰撞胡適的母親是教育孩子的典範,從不在人前打孩子。

另外,毆打結束後愛撫,講道理,讓孩子知道父母毆打他是爲了他而好的孩子受到懲罰改正錯誤後,父母應該及時肯定孩子的語言和行動,不要讓孩子感到不受重視和冷落。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他受到懲罰的不是他是壞孩子,而是父母不喜歡他,而是他做錯了。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