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育兒寶典 > 育兒指南 > 孩子的自信心從哪裏來?

孩子的自信心從哪裏來?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7.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擁擠的遊樂場,女兒打算從滑梯上掉下來,但被其他兩個孩子推開,她不知所措地呆在那裏的沙坑裏,孩子一轉身,鐵鍬就被其他孩子拿走了,她的眼睛很生氣,很痛苦即使你更注重謙虛和美德,你也不可避免地希望你的孩子能以合理的方式爲目標。爲什麼我女兒那麼沒有自信,連她一半的孩子都沒辦法?爲什麼我的孩子那麼害怕,不能恢復玩具?孩子3歲的時候看到自己的玩具被搶走了,擔心到了30歲會不會把好的工作機會拱起來

孩子的自信心從哪裏來?

孩子真的需要這樣堅強地推開別人,以自我爲中心的特質,在漫長的人生中獲得嗎?這就是所謂的自信嗎?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生的旅程中,只要推開別人勇敢前進的人,也許有人羨慕的事業、奔馳車、充分利用下一代的存款,但這些外在的成果並不自信。這樣的人喜歡誇耀,總是表現出控制大局的勢頭,但實際上總是不滿意,有錯誤的時候總是惹人生氣。專家說,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能自我反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勇於承認錯誤,心口如一,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他堅持自我,能在重要時刻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他討人喜歡,很少陷入恐懼,不訴諸暴力,不易上癮;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如何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能力,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行爲生物學家的一致建議,爲了讓孩子自信快樂地成長,同理心、明確的界限、挑戰三個原則是必不可少的。當然,父母不可能,也不必每天戰兢兢地遵守這些原則。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原則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佔有地位。

同理心-親子關係的基石

人類認識自己的第一面鏡子是他的父母。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辨認出自己,心理學家稱之爲“反映”。孩子發出“咿呀”的聲音,父母也以“咿呀”的聲音迴應;孩子咧開嘴,父母就報以笑容;孩子感覺孤單,父母就把他抱起來安慰;孩子感覺無聊,父母就逗他玩,讓他高興。慢慢地孩子從這些互動中學到:“我很有價值,如果我感到無聊或是餓了,有人會來照顧我。”

嬰兒通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開始認識周圍環境,學習表達自己。日常生活中,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觀察嬰兒的需求,感受他的感覺,並做出適當的響應,就能教導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並主動表達。通過不斷重複、可預期的互動,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父母很希望瞭解自己。建立了這個信賴,孩子知道自己有表現感覺的能力,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躺在搖籃裏的嬰兒哭了,需要安靜,害怕,還是想抱着?尿褲溼了,是累了,還是真的餓了?如果這些需求沒有得到適當的反映,或者成年人做出寶寶無法理解的反應,寶寶對自我的認識就會扭曲。

每次哭都會被母親的乳頭和奶瓶堵住嘴,嬰兒在懷疑中學到,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吃。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行爲生物學家鄧斯娜柏注意到。

當然,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總是一致的,但是爲了暫時平靜而堵住嘴,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鄧斯娜柏建議,父母只要聽從自己的同理心,花點時間,就能瞭解孩子的語言,幫助他表達自己。孩子的發展根據每天的練習,父母的日常行爲和活動足以影響孩子的期待、經驗和感情。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