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百科 > 女性健康 > 秋分節氣適當調整養生法秋分後三個地方別凍着

秋分節氣適當調整養生法秋分後三個地方別凍着

來源:孕育親子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節氣,秋分到來意味着正式進入秋天。專家提醒,隨着秋分節氣的到來,冷空氣越來越活躍,空氣也越來越乾燥,大家應該根據季節的變化適當調整養生方法。

秋分節氣適當調整養生法秋分後三個地方別凍着

注意飲食解秋燥

教授指出,秋分前後天氣乾燥,紅薯和胡蘿蔔兩種食物都有良好的潤燥作用。

其中,秋分前一般氣溫高,溫度乾燥,適合吃涼的食物抑制這種乾燥,所以胡蘿蔔比較好。胡蘿蔔不僅可以調節溫度乾燥的平衡,還可以補充空氣,消食。有些地區秋分後天氣變涼,氣候特徵涼爽乾燥,此時適合吃紅薯。既可以溫暖養肺,又可以潤肺。另外,堅果、秋蜜等也能防止秋天乾燥對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有利於秋天的健康。

另外,秋天是胃病多發的季節,患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朋友應該更加小心,防止舊病復發。胃病患者秋季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少吃多餐,中和胃中的食物和胃酸,防止胃酸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加重病情;第二,不要吃太多對胃粘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酒和過熱、過甜的食物;第三,睡前不要吃(尤其是飽食),晚上吃太多會影響胃酸分泌,誘發或加重胃潰瘍。

秋後三個地方不要凍結

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春秋凍是這種思想的表現。但是,春捂秋凍相對來說是有條件的,年輕人,身體強壯的人,添加衣服時晚,強度稍大的老年人,身體弱的人,特別是心腦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要注意節制,春捂秋。

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介紹說,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使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血壓上升,血液粘度上升。即使正常的秋凍,有三個“禁地”——頭、肚臍、腳也是要嚴加保護的。

頭:

入秋後外出時最好戴帽子頭時用水比平時熱一點,額頭出汗時看不見風。這是因爲頭部作爲人體的諸陽之會,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體內的陽氣大部分會消失。

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四肢血管疾病的人、四肢不溫的人和容易感冒的人,特別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肚臍:

中醫稱肚臍爲神奎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激發身體的陽光,特別是脾胃虛弱、怕冷、易腹瀉的人,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溫,也可以用經常在肚臍上加熱的方法,驅寒。

腳:

腳是人體各部分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因此血液流動的道路也最長,腳彙集了全身的許多經脈,所以常說腳冷的話全身冷。腳一冷,身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可能乘虛而入。秋天睡覺前浸泡腳是非常好的選擇。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